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礼俗革新落实了吗?




除了非出席不可,我是能免则免,尽可能不赴宴的;噜噜唆唆的社团宴会,我更是敬而远之,能够不出席最好。

重回领导层以来,未曾代表甲华堂出席任何宴会。今年是华总成立第22周年,在首都举办大规模筹会所基金周年宴。执行秘书问是否有意出席,我一口拒绝了。

宴会次日,赴宴归来的理事拨电给我,第一句就是“你昨晚没有出席,走宝了!”我满头雾水,忙问何故?情绪显得激动的他,在电话里大吐苦水,说一个全国性大 组织的宴会,竟然搞成一场国阵宴会,致词不是致欢迎词,而是捧大腿云云。我问:“走了什么宝?”他说:“人在现场,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写篇文章为我们吐吐心中的闷气。”

拜现代科技之赐,打开面子书,果然见到一些网民发的牢骚。闲来无事,综合各方牢骚,得出以下诸点。

高唱入云的习俗革新,在这场盛大宴会落实了多少?时间浪费在等候大人物莅临,是晚宴不能准时开始的主因,饥肠辘辘的各州代表唯有苦等。光盘行动是礼俗革新另一主轴,当晚的菜肴丰富,剩菜很多,不见领导人身体力行,打包带走,而是眼睁睁看着这些剩菜为首都每天3000顿的食物垃圾增添重量,加剧环境污染。

华总是13州大会堂领导机构,维护华裔权益,为华社说话之外,也要有民族尊严。官方场合尊重国语,国语为主,无可厚非;华总周年宴会不是官方场合,华语为先,理所当然。华总衮衮诸公做到了吗?

冗长的称呼就如王大娘的缠脚布,人见人厌。礼俗革新有没有包括必须称呼每一位在场的“贵宾”这一项?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领导人就必须检讨今后的场合,是否应该摒弃“人人有份”的称呼,节省时间。

华总是前十五华团总领导机构的承继者,理应秉承宗旨原则,公平看待各政党,置各政党于平等地位。前十五华团总领导机构在重大场合,都会邀请各政党领导人出席,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周年庆祝晚宴在首都举行,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无可非议;民联是雪州执政党,不邀民联领袖出席,于礼不周;不邀请雪州行政首长州务大臣致词,反而让一个只有15%华裔支持的政党首领上台讲话,更是荒谬。

有入世未深之人,建议邀请国外嘉宾,显示华总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有人回应只须紧密靠拢执政党,包管万事亨通,戏谑不失反思余地;报道说有人出钱赞助港地过气歌星献唱,有人认为不如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更有意义,寥寥数语,道出众人心声。

2014.2.28.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可怜的鸡




一石激起千层浪,极端分子藉贺岁短片《马来犀利啊》,向制作人郭素沁发动的攻击愈演愈烈,除了早前的议论抨击、短信恐吓、纠众示威、洒鸡血,以及悬赏1200元给掌掴郭素沁的“勇夫”,最近的动作,是到郭素沁服务中心抛死鸡、撒鸡血。种种粗暴行动显示有人要火中取栗,搞民粹来捞取廉价的政治资本。

《马来犀利啊》藉三名风水师的对话,对鱼肉百姓的统治阶层极尽戏谑与挖苦能事。这类政治讽刺短剧,在政治上轨道的民主国家稀松平常,来到我国,却成为敏感课题。警方如临大敌,立即采取行动查询制作人、演员和相关人士,国营电视台因怀疑一位演员参与制作,临时抽出正在播映的连续剧,政治人物和华团“领袖”相继发言……连串大动作显示事态非比寻常。

只因郭素沁英文名首个字与鸡的叫声谐音,与世无争、善良待宰的鸡,竟然成为极端分子的工具,公开宰杀之余,取鸡血洒在郭素沁和行动党领袖的肖像,残忍之况,妇孺掩面而过,良知之士退避三尺。

悲天悯人的马华妇女组新科主席王赛芝感触良深,发表了著名的“可怜的鸡”论,导致网民疯传,认为鸡的读音与妓女的“妓”谐音,华裔妇女对“鸡”这个称号是非常敏感的,极端分子以鸡侮辱郭素沁已是不该,王赛芝怎能同一鼻孔出气,暗喻郭素沁为鸡呢?

王赛芝为了正视听,发文告说她的原意是捍卫民主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以平息一些对郭素沁的恐吓及威胁”,辩解说她是可怜那只被马来滋事份子在街边宰杀的鸡,可是被媒体扭曲了,才引起网民的负面回应,令她“非常冤枉。”

把责任推给媒体是政客惯用伎俩,潮州美女王赛芝活学活用,已得真传。王赛芝真的“非常冤枉”吗?

发表“可怜的鸡”之前,王赛芝已经连发文告抨击郭素沁“以贺岁为名,羞辱他党領袖,破坏国家形象”,继而非议郭素沁把《马来犀利啊》短片放在优管网络,会吓走外资游客和影响国家经济。王赛芝会否因极端分子当街宰杀活鸡而改变看法,是应该质疑的。


郭素沁是敌对党人望极高的明日之星,王赛芝怎能为了脱困,公开承认捍卫天敌,平息针对天敌的恐吓及威胁呢?王赛芝要在政坛头角峥嵘,必须学习华总署理总会长锺来福面面俱圆,各打30大板的功夫,一方面谴责“牺牲任何生物的血腥表达方式”,一方面藉提醒政治人物要有一定敏感度,任何举止“只要不过火就好,不要得不偿失”,影射郭素沁短片“过火”了。



2014.2.24.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

司仪的素质




马六甲多年前发生的司仪用词不当笑话,至今仍是文教界津津乐道的趣事。

这起发生在晚宴上的笑话,主角是教育界出身的司仪。当晚是庆祝一位教育界闻人双喜临门,在同一年得到州元首和最高元首封赐有功勋章,赴宴者多是文教界人士。司仪一上台就堆砌成语赞美这位闻人,还以“梅开二度”恭贺闻人二度膺勋。

第一次说的时候,台下已有一些人楞,频频摇头了。他毫无感觉,总结时又说了一次。事后有人认为他根本不了解这四个字的用法和意思,封他为“乱套成语专家”。

内涵丰硕、意义深远、言简意赅的成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库的瑰宝;适当运用成语,能使语句格外精炼。成语因来源不一,有的容易懂,有的比较难懂;有些成语,理解字面意思,还要特别注意习惯用法,才不会闹笑话。

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就有乱套成语的纪录:在一场大扫除运动中致词的时候,他以“罄竹难书”形容上任以来,做了许多对人民有利的事,被舆论抨击用词不当后还极力狡辩,被封为“不学无术的总统”。

一些成语因约定俗成,改变了原本的涵义,源自传统戏曲《二度梅》的“梅开二度”就是其中之一。这句成语原意是好事再现,现代人则用来形容一个人再婚,而且惯用于一女从二夫。用这句成语来祝贺闻人二度膺勋,是犯上用词不当毛病。

日常生活中,这类事例屡见不鲜。日前在老同学娶媳宴会上,就听到司仪在敬酒时,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新人天长地久,永浴爱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阕词虽然有乐观和美好祝愿的用意,这二句写的却是作者在中秋节喝酒赏月,对月思人,思念多年不见的弟弟苏辙,充满离愁之作。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文意是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不能见面,也可以通过天上的明月,沟通彼此的心。新婚燕尔就要新人在两地“共明月”,不合常情。

人孰无错?犯错的严重性有大有小,对犯错程度的评价,也因身份不同,场所不同而有异。在私人谈话中用词不当,与在大庭广众说错话,都不适当,能免则免;普通人错用成语,情有可原,人类灵魂工程师说错话、滥用成语,就会成为千古笑谈。

2014.2.21.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2月16日星期日

加影补选




加影补选是公正党为了解决党内纷争,不得不走的一着棋;实权领袖亲自出马,表明事态严重到非党内最重量级人物非出面不可;安华为了党,不惜以个人政治前途为赌注,体现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牺牲精神。

政治只求目的不问是非,只有该不该,没有对或错。有人做出劳民伤财的结论,认为公正党浪费公帑和漠视选民意愿,罪无可逭;有人号召抵制补选,有人号召投空白票,更有人以一席得失不影响民联执政地位,呼吁投国阵一票来“教训”民联。

过激反应折射“爱之深责之切”心境,也说明部分群众对民联的高度失望。民联的斗争目标还未深入各阶层,我们社会还存在一批自命清高之徒的情况下,出现一些逆向思维是难免的。

虽然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说过“完全不知情”,伊斯兰党也有人以为谁当州务大臣,必须是三党的共识这类话,民联最高领导层迅速灭火,联合举行记者会宣示支持安华,雄辩说明三党心意一致,不因个人心态影响团结。

民联万众一心为补选,斗志昂扬;自诩将代表国阵出征的马华,至今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没有公布谁是参选者,原因不外是内部竞争激烈,以及当家不当权,身不由己。

马华领导层把重回内阁当官作为第一要务却不敢明言,经过几个月部署,终于决定与党庆同日召开特别党员大会,讨论重回内阁之举,遭前总会长蔡细历以“此时此刻应把打好加影补选视为第一要务,怎能舍本逐末?”强力抨击。蔡细历有些酸溜溜的话清楚显示,马华内部斗争并不因廖魏上台而暂缓。

找不到加影补选的主打课题,总会长廖中莱只好集中火力攻击安华1980年代当教育部长时期的“劣行”,署理总会长魏家祥则与极端种族主义分子沆瀣一气,藉郭素沁贺年短片《马来犀利啊!》大做文章,抬出华人春节传统文化大前提,要郭素沁“认错道歉”却又不敢明确表示应该向谁“道歉”。

新科妇女组主席王赛芝指责郭素沁把《马来犀利啊!》短片上网,会吓走外资游客和影响国家经济的妇人之见,凸显马华领导层素质的差劲。

当官为先,补选其次是马华领导当前的心态;马华对505大选以来出现的宗教化种族化趋势视若无睹,对摇屁股、抛牛头和许许多多歧视另一族群的言论漫不经,却对《马来犀利啊!》短片发布许多低俗的言论,要在加影补选重振雄风,难矣!

2014.2.17.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