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血脉缘 乡土情 ----团圆饭的呼唤




拜现代科技之赐,春节期间,与海南岛亲人在《微信》作了几次视频聊天。手机荧幕显现远在千里外的亲人脸孔,耳闻亲人的声声祝福与叮咛,倍感温馨。

步入小康社会的海南,生活水平比20多年前第一次回乡省亲时提升了许多;通讯业发达,农村也有WI-FI装置,方便得很。第一次接到的视频聊天,还是外甥发过来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高龄的大姐在电话里与我们聊了几分钟。亲切问候之余,她一再嘱咐我多回乡看看。她说:我已经87岁了,时日无多;关山远隔,唯一的愿望,就是和你们多见几次面,多叙几次姐弟情。姐弟情深,我们何尝没有同感?

解放前,海南人有提早定亲的习俗,双方父母指腹为婚,或者为年幼的儿女订亲,习以为常。大姐是这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母亲南渡时,认为她已经订亲,属于夫家的人了,不许她跟随。一个人留在海南岛的大姐身世凄凉,海外关系使她历经几次清算,又中年丧夫,含辛茹苦养大四个儿女。如今生活改善了,不再下田劳作,在家含饴弄孙了,却因不能跟随父母下南洋、不能与我们团聚而耿耿于怀。每一次会面,提起往事,她总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人生的不幸。

居住在南崛祖居的堂兄弟与侄儿侄女们,在聊天时异口同声,要我带世旺夫妇与世骏遗孀遗孤回乡祭祖,以及吃团圆饭,体现一家亲的骨肉情。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除旧迎新的除夕夜团圆饭,充分体现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饭局;春节前夕的共叙天伦,使一家人的关系更为密切。早年的中国,一些监狱官甚至允许囚犯回家与亲人团圆过年。

中国和平崛起,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全球瞩目;经济情况大幅度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水涨船高,安居乐业;世代务农的堂兄弟们,因政府征用农耕地建公路与火车通道,获得可观的巨额赔偿;亲情可贵,希望我们带儿孙辈回乡认祖归宗、吃团圆饭,是人之常情。

过去20多年,我几乎每年回乡省亲,去年原本计划带世旺夫妇回去祭祖,因身罹重病不能成行。如今虽说已经完成全部疗程,休养期间是否适合远行,还得等待医师复诊后的指示之外,刚转换工作的世旺能否申请到假期,犹是未知数。

说来惭愧,我从来没有选择在春节前夕回乡,体会在祖居与亲人吃团圆饭的情趣。祖居是我们祖先居住过的地方,牵引出来的,是思亲怀旧之情。马六甲是我们祖孙四代居住的地方,成长于马六甲的我们,生活圈子就在马六甲;我们在这里也有很多亲人和朋友,春节期间也需要互访,互相祝福,互相勉励,怎能舍近取远?

亲人的呼唤,毕竟是亲切、难以抗拒的;踩在祖先走过的土地,围坐在祖先居住过的祖屋吃团圆饭,那份浓于水的血脉缘,那份深似海的乡土情,毕竟是难以取代的。放下电话,我思考良久,觉得不该辜负侄儿侄女们的深情呼唤。马六甲还有三叔留下来的五个堂弟妹们,或许我应该安排一个行程,带所有人回乡过年、祭祖、吃团圆饭,一起体会陪同家乡亲人过年的情趣。

2015.2.27.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2月18日星期三

温情满人间




正月初一是农历一年之始,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大节日,俗称新年;为了避免与11日的阳历新年混淆,又称春节。名称不一,意义犹在。

春节的传统意义,围绕在“开端”的积极面。一年伊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充满积极向上、喜气洋洋、激励加油的丰硕内涵。华人以家庭与亲情为重,春节就是亲人和家庭的节日。离家在外的游子,不论身在何方、职业如何、财富多寡,都想早点回家,过个好年。

春节也是感恩的契机,感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恩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感恩所有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春节的时候,对所有人说一声:“过年了,谢谢您;新的一年,祝福您!”是很有必要的。

感恩文化使每个人成为感恩者,也是被感恩者;理解他人,也是被他人理解者。因此,春节是增进相互信任、纾解矛盾、取得共识的节日;春节就如鲁迅先生所说:“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去了感恩之心,春节的传统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变成吃喝玩乐、嘻嘻哈哈、俗不可耐的节日。

华团侧重亲情,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我精神,乡团尤甚。春节前夕施赠无依无靠的贫老乡亲,到老人院送礼物红包,已经成为乡团不可免的常年活动;华文媒体也乐于刊载这方面的活动,文字之外,还有大幅照片。春节前后,地方版尽是华团领导“善举”的报道,也是常态。

华团这些活动,出发点都是善良的,都有发扬华人传统,突出春节传统价值的深邃内涵;出钱出力的华团领导和热心理事、善长仁翁的善举,都有正面意义。不过,集中在春节前夕,一窝蜂式到老人院施赠是否适当,颇有商榷的必要。

无依无靠的老人虽老,一年365天,每一天都要过得愉快;幸福应该是每天伴随,不是一年只有短短几天。春节意义虽大,春节前后施赠红包礼物虽有必要,却不能忘了他们和大家一样,都渴望每一天有人照顾、有人关心,睁开眼睛,都希望见到爱心。

尽管每一天都在盼望,却只能盼到“年关将届”才到来的关怀,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实不为过。行善举的团体、理事和个人,施赠礼物红包时,见到老人们灿烂的笑容,体会到他们感激的情怀,无不乐开了怀,认为自己行了善举,功德无量。真相是否如愿?

红包里放的是钱,“没钱万万不能”社会,钱是大多数人的至爱,老人院的老人也不例外。可是,一下子收到这么多个红包,见到这么多钱,如何安置和处理,成了问题。有人自己保存,有人交给同室伙伴、有人交给老人院工作人员……最终到了谁的手里,受惠老人能享用几成,成了问题。

施赠的礼物,不外是食品、饮料和日用品。老人们占有的地方,只有区区一个床位以及床边的小柜,如何存放?唯一的选择,是交给管理员处理;也有“精明”的老人,交由管理员变卖……周折之下,老人们真正“受惠”多少?

五千年传统,华族每年都有几个特别有意义、凸显亲情的节日。端午、中秋、改称老人节的九九重阳、冬至等等,都是家人团聚、乐享天伦的节日,如果能够选择在这些日子到老人院施赠,让老人们一年到头都能够分享人间温情,不是比集中在春节前后,一窝蜂式的施赠,更有意义,更能发挥作用吗?

2015.2.18.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2月12日星期四

办学是政府的责任




马华自诩华人代表,扬言在政府内部争取华裔应有应得权益,交出来的成绩却惨不忍睹,华教方面的表现尤甚。华社大失所望,通过手中神圣一票表达不满;马华沦为“7-11”政党,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人。

不容否认,华社之中仍然有人对马华怀着一线希望,期待马华经过长时期沉沦之后,能够振作起来,脚踏实地,真心诚意为华社、为华教做一些该做的好事。丑闻缠身的蔡细历交棒,由“新生代佼佼者”廖中莱、魏家祥组合掌权之后,这些人更是满怀兴奋,一心希冀见到马华“硬起来”,做出一番事业。

这些对马华忠贞不二,死心塌地美化马华的人,其实是“懵懵懂懂”的可怜虫。他们不理解“叶落知秋”道理,也不能从廖魏二人从政经历,特别是当官以来的表现,看出他们的本质,结果是“希望大,失望更大”。

蔡细历时期几度通过,并严格遵守的“不入阁”议案,曾经一度成为马华无能的藉口,马华领袖无不把“政府内部没有马华的人”当口头禅和遮羞布,为自己的无能开脱。  

千盼万盼,终于盼来推翻“不入阁”议案。荣登“部长”宝座的廖魏二人堂堂入室,可以出席内阁会议,在政府内部发言,参与政策厘定了。可是不思上进的马华至高领导依然故我,享受官位带来的荣耀与成就感之余,没有认真思考应走该走的路,也没有探讨族群需求,令“死忠”马华人痛心疾首。

总会长廖中莱在华教方面的发言尤其糟糕。集大成的“华人教育论”之后(见2014.12.19.发表于《龙门阵》的拙作<马华的华教思维>),又在最近指责华社坚持“办学是政府的责任”是错误的,公然为不公平的教育政策辩护。

廖中莱是在大马华文教育研讨会致词的时候,这么说的。他极力抨击“办教育是政府的责任”论调,认为这是“迫害下一代,荼毒华社思想”的思维。廖中莱还认为,大马华人热爱教育,出钱出力办教育的精神非常可贵,“华社在教育方面必须参与,这种重视教育的参与感和归宿感,必须全面传承下去……没有华社参与,不论硬体还是软体方面,无法办好学校。”

廖中莱发挥演讲才华侃侃而谈的时候,大概忘了当前的现实是:华小虽然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政府拨款却远远不足所需,大部分建设还须由华社筹款来完成;60所独中和3所华文大学学院,全由华社出钱出力创办和维持。

华社热爱母语教育,出钱出力办好华小独中,是在不得已情况下,为了保持华小独中的完整性,为了母语教育的永续经营,才这么做的。华族在卫国建国方面的贡献,绝对不会输给其他族群;学习母语母文是全球公认的基本人权,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华小独中理应得到政府的全面资助。

华社所需所求,无非“公平”二字;以民为本的政府,必须公平对待所有族群。华社出钱出力办华教,是政府拨款不足以及不愿承认独中造成的,华社被迫缴交“第二所得税”,是无奈的。

华教方面,华社争的是制度化拨款。廖中莱不愿或不敢仗义执言,枪口对内不对外,是懦弱无能;不落力争取华教应得权益,否认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是本末倒置;昧於事实,全力为政府的不公平政策辩护,是助纣为虐。

所谓马华“新生代佼佼者”,不过尔尔。

(2015.2.13.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2月6日星期五

悼朱来礼





网友在脸书发布的“朱来礼走了!”贴文,令我大吃一惊。

朱来礼与夫人刘美琴甫于去年11月杪启程前往美国纽约,临行前夕,还在电话中以惯常的乐观语气、宏亮的声调向我辞行,一再嘱我多保重。在美期间,我们经常通过脸书联系,他贴上去的评论,一针见血,保持了一贯的风格。

朱来礼生活简朴而有规律,虽然在多年前做过心脏绕道手术,但他坚持每天跑步,晚餐后休息片刻就上床睡觉,凌晨3点多起床到户外跑步,雨天改在家里小跑。他的健康状况良好,怎么一下子就“走了”?赶忙问网友:“朱来礼人在美国,哪儿得来的消息得到的回复是:“今早在美国往生,他人好好,可能是天气太冷,受不了。”网友是从来礼的侄儿那里得到信息,千真万确,我不能不信了。

网友担心我受不了,说:“您的知己离开了,您节哀啊……”又说:“老兄,您要释怀,保重身体。”殷殷叮咛,感动不已。我说:“符史勤走了,朱来礼也去了,甲华堂连失二发起人,怎能不悲痛?”

19861226日,朱来礼在马六甲华团大会上,与我们一起成为甲华堂筹委会成员。我与来礼相识,却罕有接触。他在筹委会的表现令人侧目,昭明兄说他“说话条条有理,声音宏亮”确是特色,更加可贵的,是他的正义感和爱打抱不平、维护华团正当性、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的大我精神。

朱来礼是培风人,对母校怀有很深的感恩之心;他坚决维护培风形象和校誉,全力反击一切不利培风的言行。1970年代,马六甲篮球总会有意对培风篮球队采取纪律行动,身为篮总理事,他力挺培风,与主席展开激烈辩论。他丝丝入扣的分析,强而有力的说词,据理力争的姿态,成功使理事会决定只惩罚教练。当时的主席是甲州政坛红人,在华团呼风唤雨,不可一世,没有大无畏精神的人,是不敢捋虎须的。

在华团,朱来礼坚守“关心政治,超越政党”信念,不能容忍华团主要领导人与政党挂钩。甲华堂初成立,第一任主席敲锣打鼓加入某政党,立即被该党委以重任。他气愤填膺,联合大部分理事发布声讨主席的公开信,要主席立即辞去党职;不见功效,他又发动理事投不信任票,直到主席主动辞职才罢休。这次行动引起华社关注,议论纷纷。一些人认为这是华团的“文化大革命”,并以六四天安门事件比喻,说朱来礼是马六甲的杨尚昆,我没直接参与,却也被“赐”为李鹏。

朱来礼夫妇获得美国绿卡,主动辞去甲华堂所有职务之后,仍然心存大会堂。甲华堂变天第二年,时任主席倒行逆施,特别是为猪农事件向马华“致歉”的事,导致甲华堂丧失公信力,形象低落。朱来礼是当年会员大会的主要发言人,他满怀正义,词锋锐利,紧抓议题,毫不放松,令主席尴尬不堪。

会员大会过后,主席我行我素,漠视创会宗旨,继续向执政党靠拢。我们忍无可忍,联合所有发起人发表多篇批判文告,又发动会员联署,要求政客“还华团一片净土”。这些事,朱来礼都是幕后主要推手。

朱来礼极力维护发起人形象,对甲华堂沉沦期间,领导层仇视与否定发起人的作为非常不满。某口不择言杨姓理事在一次会议中,以轻蔑语气建议“保留位置存放发起人的骨灰”,朱来礼获悉,立即打电话厉声谴责,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为全体发起人出了一口气。这件罕为人知的事,充分体现朱来礼恶如仇的一面。

朱来礼与符史勤是情同兄弟的多年深交,同在教育界服务;二人对华教和华社的贡献,有目共睹,对甲华堂的关怀和爱护,无以复加。二人同时提早退休,结束教学生涯之举,是当年的杏坛佳话。符史勤去年1121日因病辞世,朱来礼二个月后无疾而终,冥冥之中,似有安排。甲华堂连失二位杰出发起人,华社失却表演艺术推手符史勤与敢怒敢言硬汉朱来礼,怎能不同声一哭!  

2015.2.6.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