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直属党员的冲击


国阵接受“某些未必想要加入成员党,却认同国阵理念的个人(或团体)”加入成为直属党员之后,首相兼国阵主席纳吉说这是国阵“致力于成为兼具包容与开放的政治联盟阵线”的决策;总秘书东姑安南也对媒体说:“已有数千人欲申请成为直属党员。”

国阵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在513事件之后,成功收编了行动党之外的所有反对党,联合成立的,敦拉萨的远见使国阵牢牢掌控政权,巫统成为一党独大的主导力量。

国阵14个成员党涵盖了国内所有的种族性政党,党员不但包括半岛所有族群,也包含了东马的伊班、达雅等少数民族,包容性十足。国阵成员党必然是服膺于国阵理念的,认同国阵理念的国民可以到他所属种族的政党内发挥,何需另立直属党员制呢!纳吉和东姑安南两人显然意在言外。

局外人普遍认为,招收直属党员的用意,除了应对国阵在2008年大选失去2/3绝对控制权冲击之外,主要针对308 政治大海啸失利之后一蹶不振或者内斗迭起的某些成员党。冲击最大的,非马华和民政莫属。

“春江水暖鸭先知”,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显然见到威胁所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招收直属党员,说“国阵增设直属党员不会动摇国阵成员党的地位,相反有助于提高国阵的支持率”之后,还刻意强调指出: “大部分国阵成员党,基本上都不赞成国阵直属党员在国阵旗帜下参选。”

蔡细历也是意在言外,用意是告诉巫统马华的底线在哪里。

好一个纳吉,言简意赅的“我们不会要求国阵成员党让出议席给直属党员上阵,不过,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分配給国阵相关成员党的议席,它们基於特定理由而決定不要派出候选人上阵,那么,国阵最高理事会将会考虑是否开放給直属党员。”就轻易挪移了马华的底线。

东姑安南的“数千人欲申请成为直属党员”果真属实,国阵在来届大选的议席分配必然有出人意表的安排,蔡细历口中的“底线”能否坚持到底,颇值得玩味。

前马华总会长敦林苍祐因坚持立场不惜与东姑决裂,蔡细历说“马华感恩林苍祐过去的贡献,永远珍惜和铭记林苍祐”之余,能否学到林苍祐的几成傲骨,是“高调问政”的考验。

(2010.11.29.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

华社何曾沾沾自喜



1999年《诉求》事件的教训刻骨铭心,华社对政治人物的承诺和赞美,只能以“听其言观其行”心态看待;尤其是在大选前作出的溢美之词,更是谨慎以对,不敢贸然拍手叫好。

华社对首相拿督斯理纳吉日前说的“如果没有华社的企业、专才和奉献,我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无法在2020达到先进国的目标。”也是抱着同样态度,何曾有过如华总主席方天兴所说的“沾沾自喜”?

方天兴在华总大会上“苦口婆心”劝导华社不要为首相的这些话沾沾自喜,只能解读为他个人或者同伙们心态的反映,不应以偏概全,也不能因为他是华总主席,看成是华社的共同心声。

稍有历史认知的人,都认同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达致的,市井小民、贩夫走卒也有功劳,绝对不是某一族群的个别贡献;宪法明文表示国家财富必须全民共享,当权者不应也不能厚此薄彼,归功于某一族群,默许他们独占功劳或者利益。

华团是非政府组织,负有监督当权者施政公平,确保全民共享国家财富的重任;华团领导人应该站在全民立场做事和看问题,及时指出当权者的偏差与失误,积极地争取应得权益,不让别有居心者得逞。

民权民主意识深植人心的现时刻,华团领导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当权者的眼中钉了,善于钻营的某些华团领导人甚至可以通过与当权者的互动,利用华团作为达到个人目地的跳板。代表性强、具影响力的华团,成为这类人必争之所,不惜耗费大笔钱财、动用大量人力搞竞选活动,务必把对手拉下马,坐上最高领导人位置。

善于揣摩当权者心意是他们的特长。他们关注的,不是华社的心声,而是当权者的脸色;他们争取的,是个人的名和利;他们讲的话,是应和当权者的意志;他们做的事,是迎合当权者的喜好……

这类人可以为当权者的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兴奋得手舞足蹈,也可以因当权者脸色有异而转过身来责备华社,摆出领袖姿态嘱咐华社应当如何如何。

华社对“别沾沾自喜”的劝告不会有感觉,华社只希望华总领导人正视华社心声,做好份内工作。前十五华团文化工委会筹到的文化基金今天还存多少,是华社文教工作者急于了解的,华总领导人理应有个交代。

(2010.11.26.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恭贺林源瑞获奖



林源瑞荣膺林连玉精神奖,份属老友,“与有荣焉”感油然而生。

“族魂”林连玉先生坚持民族教育的平等地位,主张民族平等;“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是林连玉精神的最佳写照。这句取自林连玉先生遗诗《吕毓昌妹夫有诗见寄步韵一首》的名言,形象地刻画了林老一生的傲骨和“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崇高气节和高昂斗志。

林连玉精神奖的设立,是希望在华教工作者之中起互相鼓舞、提高士气之效,使林连玉先生立人立己的精神得以延续。林源瑞孜孜不倦地为华教工作数十年,荣膺此奖,是实至名归。

余生也晚,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在报章见到林源瑞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为族群做事的报道,可是无缘相识,直到1970年末参与华团工作之后,才有机会与他结交。

与他在华团共事,是1987年筹组甲华堂,我们都是筹委会成员。以他多年的华团经验和社会关系,他是召集人的不二人选,可是他谦虚得很,一再婉拒;复选的时候,他只接受财政位置,坚决不肯当主席。我唯有不自量力,接下这个重任。

甲华堂成立初期,他担任几届理事之后,因个人原因不再寻求连任。不在其位,他还是一样关心大会堂,对看不顺眼的事,总要说上几句;2005年以来,他多次与我们一道,以发起人身份发文告,批评领导层违背创会宗旨,与华社成立华堂的意愿背道而驰。

曾经担任董总副主席、马六甲董联会主席以及多间华校董事的林源瑞,对华教的关怀有目共睹。培风是他的母校,成为独立中学之后,为了协助贫寒学弟解决买书困境,他积极配合华人教育协会发起“甲州华人教育协会协助华文独中贫寒学生借用课本计划”,这项计划至今仍然操作,每年受惠学生多达数百人。

华教运动多次重大事件,他从不缺席。反对教育局禁止华文学校、反对综合学校计划、抗议派不谙华文教师调升高职、反对关闭微型华小、支持白小保校运动等等,他都积极参与。

年逾古稀,一般人是放弃或减少社会工作,选择在家含饴弄孙安度晚年,林源瑞却是壮志依然,热忱不减。白小事件初起,他以董联会主席身份率领一批马六甲华教人士到白沙罗华小访问,事后发表长篇文告,严词驳斥政党御用文棍的污蔑和破坏。白小事件时过境迁的今日,重读这篇文告,仍然会被铿锵有力、大义凛然的文字感动。

林源瑞对马六甲华族史,尤其是华校史的研究,堪称一绝。点一间华小,他能够随口告诉我们成立于哪一年,第一任董事长和校长是谁,占地多大,校地属谁等等,可以说是马六甲华校的活字典。

他最近出版的《漫步古城老街谈故事》,就是计划出版的华族史之一。厚厚一册,他却对我们说“只写了一条街的一半”,可见他还有很多珍贵的资料有待收集成书。

喜闻林源瑞获林连玉精神奖,谨缀此文,权当祝贺。

(2010.11.26.南洋商报《城人话题)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英雄广场扩宽车道计划



英雄广场扩宽车道计划从提上议事日程、开工到父母官大发怨言,再到被市政局发出多达十张传票、被市政局禁止继续开工、没收建材……连串进展惹人非议;出现在先进州,更是大笑话。

追根究底,原来是承建商未呈上图则寻求核准就先斩后奏,之前对外说的“已获准证,正式开工。”纯属子虚。

市井小民装修屋子,很快就会收到市政局要求提呈准证供检验的来信,没呈图测或者图测批准前就先斩后奏,肯定受罚。轻则罚款了事,重则被勒令拆除或者被控上法庭吃官司。承建商的器材、材料,都会被没受,损失惨重。

英雄广场扩宽车道是600万令吉的大计划,承建商更应该谨慎从事,一切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尽量避免只手遮天或搞特权,以免被反对党抓到政商勾结的把柄。特别是在大选随时可能到来的时刻,更要小心翼翼,不要为反对党增加政治资本。

偏偏就是在节骨眼上被抓到辫子,暴露出重重弊病。匪夷所思的,是抓辫子的人,不是反对党,而是“自己人”,执政党委任的市议员尤索夫是也!

尤索夫权力之大,连州行政议员也自叹不如。他到场视察,见情形不对,立刻下令停工。

之前,马华市议员也曾经三番几次到场视察,并且发出不满之声。可是没有尤索夫的胆量,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尤索夫这一记重拳,爆发力勇猛无比,可惜只是昙花一现,让人很有“后劲不续”之感。

11月7日一早,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趁在古城门晨运之便,亲身前往上述工程地段视察一番之后,对记者说:“发展商明天将向政府当局提呈有关发展图测,预料经过开会讨论、审批后,该工程将可继续展开。”

他也“劝勉英雄广场扩宽车道及建造贩商亭子的发展商,应先专注进行扩建道路工程,并迟些才展开贩商亭子建造工作,以便筑路工程能在本月底全面完工,进而有效地应付学校假期的庞大车流量。”

11月17日,首席部长亲自率领尤索夫和颜天禄来到到现场,与发展商来回测量、巡视及商讨逾一小时后,终于达致“结论”: 扩宽车道工程可以继续进行,但是必须遵照所订下的工程规则。于是,整个工程立即如火如荼上马,大功告成指日可待。

尤索夫这一次出击,究竟是矫枉过正,还是枉做小人,尤索夫确实是“寒天饮凉水,冷暖自知”的。巧的是这回事与阿依沙勒百万豪宅被迫拆除事件发生在同一个月,当局应对之策却颇不一致:一边是执法如山没有商量余地,另一个则是有商有量,印证了“有人在朝好办事”的颠扑不破大道理。

仔细观察、深入探讨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大事小事,可以悟出许多大道理,丰硕我们的人生经验,强化我们的认知。

(2010.11.23.南洋商报《古城茶馆》)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先进州的认证



308政治大海啸使马六甲州议会的反对党议员人数增加至五位,个个能言善辩,开会时与执政党议员唇枪舌剑一来一往,好不热闹。

马六甲是否够格成为先进州,是最近一期州议会的热门话题。反对党对“由谁鉴定”这个关键紧追不舍,鞭辟入里的责问使一夫当关的首席部长左支右绌。

首席部长第一天说“已得到认证”,第二天却又改口说“OECD的祝贺信就等于是认证。”言词闪烁,欠缺说服力又贻笑大方。

反对党的论据有二,一是出席庆典的OECD代表约翰赫尔当晚对记者说:“并没有一套特定的标准,32项指标是接获马六甲申请之后才由我们几个人拟定的。”另一个是约翰赫尔过后写给《马来西亚局内人》网站的信,内容清楚说明他是应邀出席庆典的,OECD“不是鉴定的机构,也不适合为马六甲州的先进地位背书。”

原文是这样的:“The OECD did not endorse the Malaccan declaration, mainly because we are not in a position to do so。”OECD不是鉴定某一州或某一地区是否“先进”的组织,已可确定。

《百度》告诉我们:“OECD就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目前的33个成员国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经常为成员国制定国内政策和确定在区域性、国际性组织中的立场提供帮助。”

为了有效地把资金用在协助急需援助的国家,世界银行把全球国家分为发达、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四类;为了方便,又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分法。世界银行是鉴定某个国家属于哪一层次的单位,没人质疑。OECD已经明确表明不是鉴定先进国家或先进州的组织,何须硬撑到底!

公开州政府与OECD来往文件,就可以使认证的谜团真相大白,首席部长为什么不透明化处理呢?

妄自尊大、昧于现实、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政客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自喊自爽并非罕见,但是为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宣布”而动用政府资源、消耗大量社会成本,还把世界性组织拉下水闹出笑话,就不仅仅是个人修养和素质问题,而是我们的政治生态严重生病了。

(2010.11.22.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全民的政府



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民主体制下的政府,是通过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由获得最多席位的政党组成。组织政府的政党当然可以落实与贯彻所奉行的主义和主张的政策,却不能抱着“一党成仙,鸡犬升天”心态,把党和党员利益置放在国家和全民利益之上。强调全民政府的执政党,更不应该抱着这种心态执政。

这些简单得有如abc般肤浅的政治学基本原理,政治人物都应当耳熟能详,任何层面都以全民利益为依归,绝不假公济私,党员利益至上。

却有在政坛活动多年,当过行政议员的政治人物,被反对党责问为何把政府兴建的廉价屋优先分配给马华党员时,这么毫无顾忌地说:““非土著单位是我争取到的,因此由我决定分配给谁,当然我会先给马华党员。”

说这些话的人,是在308大选败选之后,被马六甲州政府委任为爱极乐选区协调委员会主席的拿督古乃光律师。

政府的钱来自纳税人,也就是人民的钱。纳税人都是依规定的税率还税,没有个人身份和政党背景之分。政府利用人民的钱兴建廉价屋,就应当公平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人民,怎能以“这是我党争取到的”为由,优先给自己的党员呢?

我们不便猜测为什么像古乃光这样资深的政治人物会这么说,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表达自己的立场,还是代表马华说话。不过,提出这项责问的反对党议员再三要马华表态是否赞同古乃光的立场,可惜至今未见任何答话。

马华在308大选中尝到建党以来最大的挫折,御用文棍把败选的责任推给巫统,怪巫统领袖过分照顾本族人利益,又默许党要发表极端言论伤害了华裔感情,导致马华惨败。

巫统强调马来人利益,积极保护本族人特权,和马华利用政府资源为党员谋利,都是为“自己人”着想,只有能力和程度上的差异。马华怎么解说,都难以完满,这是可以肯定的。

全民政府必须涵盖政策和行政两个层面,实施全民利益的政策,绝对不宜以党领取,这是与“全民政府”的概念背道而驰的。马华一方面陪着高喊“一个马来西亚”,又到处宣传说这是以全民利益为出发点。州级领袖如今却公然说“当然我会先给马华党员”,马华中央衮衮诸公,能不表态厘清吗?

(2010.11.15.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马华为什么不能?



去年七月中旬,雪州行动党行政议员欧阳捍华助理赵明福被反贪局人员带去“协助调查2400令吉选区拨款事件”彻夜不归,次日下午却发现在反贪局大厦离奇坠楼身亡!赵明福之死不但震惊大马社会,也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政府成立了验尸庭查明死因,可是开庭经年,案情却是越来越扑朔迷离。“全民挺明福”的成立,就是要求政府早日成立皇家调查庭,使赵明福离奇死亡的真相水落石出。

“全民挺明福”一行人日前趁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副部长王赛芝到吉兰丹助选时,到加腊士进行“猎部长行动”,寻求正副部长、国州议员及候选人签署支持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的同意书,以查明赵明福及古纳斯加兰的死因。讵料出师不利,赵明福胞妹赵丽兰、妻舅苏志海等四人被警方逮捕。四人虽在次日被释放,整个事件却在华社引起极大的冲击和反响。

马华雪州副秘书郑有文认为这是抨击民联的良机,发文告指责民主行动党为了在即将举行投票的两场补选撈取选票,不惜故技重施借赵明福捞取选票,在媒体赢得宣传版面。

他说,每次补选,到处都可看到民联党工张贴已故赵明福肖像的海报, “不断利用赵氏事件捞取选票……主要目的就是要挑起华社对马华的反感。”

郑有文不是第一个就赵明福事件攻击民联的马华要员,马青敦拉萨镇公共服務及投诉局主任黃忠华之前就指责雪州大臣丹斯里卡立借赵明福事件捞取廉价政治資本。马华为什么这么害怕提起赵明福?为什么马华认为赵明福事件会引起华社对马华的反感呢?

赵丽兰说得好:“马华一方面声称保障华裔权益,另一方面却忽略民声……马华号称照顾670万名华人的生活安稳及保障,可是却不以行动来支持‘全民挺明福’倡议的《人权法》来保障国民安全。”

赵明福事件虽然不是马华的死穴,但是马华在308政治大海啸之后的几场补选,都无能使华裔选票回流,怎能不紧张?夜行人吹口哨,马华骂得越凶,越暴露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赵明福事件已是关系到滥权和全民人身安全的大问题,既然能够成为反对党的政治资本,为什么对马华却是负债呢?马华衮衮诸公应该冷静想一想。

(2010.11.15.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装修公厕贵过买新屋



厕所是撒尿拉屎用的,使用者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整洁隐蔽之所,不让外人看见这种非常私人的行为。

生活水准提升,人们对厕所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对龌龊不堪的公厕更是不屑一“顾”。公厕管理不当,市政局是第一个被指责的对象。马六甲州政府近年来大刀阔斧改善公厕,这是好事,说明父母官已经意识到城市的形象、人民的需求和卫生保健的必要。

不过,花公家钱搞建设,以纳税人血汗钱来换取华而不实的亮丽宏伟场面,容易沦为好大喜功的虚浮心态;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无谓的浪费,得到的是物非所值,不可不慎。

峇株安南批发公市内一座公共厕所的提升工程,竟耗资近8万令吉,就是明显的例子。这个装修费不但比一般估价的3万余令吉高出一倍有余,还比市场上 5万令吉的3房式单层廉价排屋来得高,真是不可思议。

民主行动党爱极乐区州议员邱培栋视察后表示,这个公共厕所提升和维修的工程包括:更换屋瓦及厕所内部阶砖和窗户镜子、建造收费台、更换所有厕所抽水器、修复水管、重新粉刷厕所及装新厕所门等。

他透露:请来的估价师审查之后告诉他,这样的工程,3万余令吉已绰绰有余。

这类案例,在马六甲不是第一宗。令人遗憾的,是州政府没有采取积极步骤遏制行政人员的滥权行为。邱培栋早前揭露的4万余令吉造费候车亭,虽然得到行政议员颜天禄的关注,还提到州行政议会讨论,结果只是”劝告所有地方政府日后别再承建有关昂贵的候车亭。”这个结论,给一心想见到政府杜绝贪污滥权的民众大失所望。

为什么“大失所望”事件一再出现?合理解释,就是透明度不足。政府进行任何工程的时候,如果能够像有些州那样不论大小都公开投标,就可以避免许多不该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人民省下很多钱了。

国家总审计司去年的报告再次显示马六甲州政府部门、子公司和机构仍然不断出现管理不当、滥用公款的弊端,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令人费解的,是总审计师每一年都揭露许多弊病,却没有见到任何个人或机构面对制裁或行动。

人民就这么束手无策,眼巴巴望着同性质事件不断重复出现吗?民主制度可贵之处在于人民是老板,选票就是力量。关键是人民究竟要当精明、睿智的老板,还是随波逐流、颟顸无能的老板。

(2010.11.9.南洋商报《古城茶馆》)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市长说了什么



马六甲阿依沙叻村民林义森昆仲忍痛拆除违例兴建的百万豪宅,村民惋惜之余,还有60村民在拆屋当天到现场拉布条,抗议甲柔教区主教陈志音态度强硬,要他辞职。

村民认为这是该村首次看到这么豪华、几乎成了地标的住宅,如今因一些技术问题而非拆不可,非常可惜。他们说,法律不外人情,事情应该还有更好的解决之道。

代表居民发言的温文祥说,从宗教的观点而言,处事态度应以慈悲心出发,但是陈志音主教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令村民担心未来如果有事都没得商量。

村委会主席黄靖兴深有同感。他说,屋主已经有退让的余地,陈志音不应避而不见,而是应该找出双赢方案,并思考日后面对类似情况,教会领导该如何圆满解决问题。

耗资高达250万令吉的豪宅,为什么非拆不可?林义森说,这是由于地主向法庭申请庭令,要马六甲历史城市政局拆除非法兴建的房屋,逼得市政局必须行动,勒令在11月2日之前拆除。

甲柔天主教教区主教陈志音是以地主身份,以“图测未经地主签名同意”为由,向法庭作出这项申请的。不过,根据林义森和村委会主席黄靖兴说,有史以来,村民兴建或重建房屋都不需要向地方政府提呈申请,只是向教会提呈图测而已;教会从来就不曾给予村民批准函,主教从来也不曾过问。

村委会主席说:“村民能理性处理问题,为何教会不能,反而一定要逼市政局拆屋子?”这句话可圈可点。

林义森兄弟重建老屋时,就是根据惯例向教会提呈图测,没想到“惯例”这回行不通了,导致必须拆除整座建好的住宅。期间,“在中国经商的哥哥林亿豪不断向主教做出恳求,主教仍然没有答应。”

林义森说,市长曾经清楚说明,只要地主签名,再提出申请,市政局将给予批准,问题就是主教不签名。这个说法得到市长拿督尤索夫占丹的证实。

市长接受南洋商报记者询问时还对豪宅必须拆除感到伤心。他说,“如果能够以同理心及爱心看待阿依沙叻新村豪宅问题,该豪宅可以不用拆除。”

问题是:市长如果“也”能够有同理心和爱心,事情非但不会走到无可挽回地步,陈志音主教也不能够以“这是豪宅主人与市政局之间的事”做挡箭牌了。

屋主在“请求也请求过了,我已认命了,不想继续拖下去;再搞下去,大家都难堪,也不想村民受伤害”之下选择自行拆屋,村民除了眼巴巴望着地标性豪宅被拆,还能做什么?

(2010.11.6.南洋商报《古城茶馆》)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先进州的笑话



2010年10月20日20时10分,人在首都的首相通过视频连线,隔空宣布马六甲晋入先进州,由兴高采烈的首席部长配合聚集在马六甲汉惹拔体育馆的五万群众共同见证。

报道说:为了突出馬六甲“綠色城市”的特色,现场嘉宾及演出者都身穿青色衣服,舞台佈置也以青色为主。首席部长在致辞中,一再促请马六甲人朝绿色科技城市的目标前进。

讽刺的是:就在晋入先进州前后几天,马六甲和西海岸几个市镇一样,笼罩在浓浓的烟霾中;马六甲的空气污染指数更是接近“不健康”水平,焦臭味弥漫,视线一片迷蒙。

烟霾来自对岸的苏门答腊,印尼政府默许破坏自然生态的“刀耕火种”是导因。卫星图像显示,苏门答腊的“燃烧热点”一度多达350处,情况严重。

烟霾污染空气,不利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患。政府只会警告人民不可以燃烧垃圾制造公害,却不采取积极步骤例如联合周边受影响的几个国家一起要求联合国制裁烟霾的祸首印尼。

州政府宣称马六甲是符合OECD订立的标准才宣布晋入先进州的,受邀出席庆典的OECD代表约翰赫尔却婉转地说,其实并没有一套特定的标准,32项指标是接获马六甲申请之后才由他们几个人拟定的。

“量身打造”的结果是笑话百出。已成为常客的烟霾之外,确认的大白象计划一边手指也数不完;耗资不菲的单轨火车居然出師不利,在首长主持推展礼后,行驶不到百米发生故障,需出动消防局云梯方能救出受困车廂的20名首批游客。

最可笑的是交通阻塞依然故我。出席盛会的代价,是往返都被困在长达数公里的车龙,车速如龟爬;散场的时候,工作人员封闭其中一个出口,加剧了阻塞;交警束手无策,只会望着在车里煎熬的乘客苦笑。

“绿色城市”不是很多人穿青色衣服或者开发所谓太阳能园、引进太阳能三轮车就能达致的。政客强调的硬体建设只是“先进”的表征,软体方面的建设也一样重要;软硬体配合得好,才可以避免笑话百出。

好大喜功自慰式的爽只在一时,五万观礼群众狼嚎般跟着喊爽之后,能不冷静思考先进州子民当务之急是提升思想素质和掌握正确的投票取向,才能够有效阻止笑话不断出现吗?

(2010.11.5.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还要玩到什么时候



宪法明确指出:各民族可以在非官方场合自由使用自己的母语母文。

可是,独立53后的今天,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基本人权,在人为阻扰下往往不能如愿落实。用华文填写的支票经常遇到刁难,就是鲜明例子。

某些银行、金融公司和官方或半官方机构,看到以华文填写的支票,就如见到洪水猛兽,第一时间向顾客表示“碍难接受”;以华文书写的支票若是通过存款机存入户口,也很难能够侥幸过关。

这是谈了又谈,既老掉牙又毫无新鲜感的课题,老百姓见惯听腻了。偏偏有些政治人物乐此不疲,摆出争取华文平等地位、为华社做事的高姿态,还唯恐天下不知举行记者会,口沫横飞把“交涉、抗议”经过详细道来。

最近的例子,是马六甲马华市议员颜永和接到投诉后,隆重其事以公函向国家银行求证。国家银行的覆函不但没有明确表态,反而大打太极,要他回去询问拒收以华文书写支票的那间银行。如奉圣旨的市议员照办,得到的答覆是:“(本行)没人看得懂华文,只能接受以巫、英文书写的支票。”

宪法明文规定的人权,个别机构却可以“便宜行事、各自表述”选择性遵守,确是民主的大讽刺。

无可奈何的市议员在记者会表示:国家銀行应该发出明確的指示,要所有銀行接受所有語文书写的支票,以便彻底解決问题。

这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总结”说明马华有心无力之外,也凸显马华虽然是执政党成员,凡事只能“希望、应该、吁请”有关部门如何,没有能力进一步改善或解决的心态。

这位市议员应该明白,国家银行不会理睬只在华文报发表的“公开呼吁”,这么做是没有效果的。理智的做法,是把收集的资料反映到中央,交由中央处理。

马华中央应该在内阁提出这个问题,要内阁清楚发出尊重宪法,“必须接受以所有语文书写的支票”的训令。这才是高调问政的彻底解决之道,否则,召开多少次记者会,都无济于事。

马华中央也应当训令地方领袖别再为了搏出位而一再炒冷饭,人民的认识提升了,一有机会就高姿态在华文报谈这个问题,只会给人“还要玩到什么时候”的负面感觉。

(2010.11.19.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