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星期五

不准外劳掌厨




外劳充斥各行各业,是见怪不怪的“常态”。我国外劳数目共有多少?官方数字是280万,正确人数恐怕要翻一番。

来自泰国、柬埔寨、尼伯尔、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和印尼的外劳,主要散布在种植业、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四大领域。饮食业虽然不在四大领域内,但是,餐馆和小贩雇佣的外劳,已经有日益增多现象,一些小贩为了方便,干脆由外劳主厨,自己乐得当老板。

小贩摊口由外劳掌厨,已经到了威胁食物品质的严重地步。槟州的街边小食是著名的,国人到槟城,不尝一尝街边美味小食,犹如入宝山空手而归;被“槟城是小食天堂”口号吸引而来槟城的 外国人,一定要当地朋友或地陪带他们去著名小贩摊口一饱口福,才不虚此行。

可以这么说,享有“东方花园”美誉的槟城,街边小食也是吸引游客,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说,州政府为了避免槟城的街头美食变质,正考虑对付聘用外劳当主厨的小贩,包括撤销他们的营业执照。

林冠英还指出:“一些国家的美食品质和水准下降,正因为交由外国人接手烹煮,导致有关食物无形中变成外国料理。我们要确保槟城的食物维持原汁原味。”此言一出,反应强烈,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逢林冠英必反”网络兵团的攻击,尤其猛烈。

赞成一方说,不准外劳掌厨,可以确保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不外传;反对者认为,外劳掌厨,是人手短缺之下痛苦的选择,严令禁止,势必破坏饮食文化,导致经济受损。反方还为林冠英加上“歧视外劳”、“漠视人权”大帽子。

一碟菜的好坏,可口不可口,讨好不讨好,决定于火候之外,何时下料、翻炒手法、何时起锅等等,都是主要因素。同一碟菜,同一个锅,同样用料,掌厨的人不同,口感和滋味就是有异。

市面上很多传了几代人,由孙辈掌厨的小贩档口。不论孙辈技艺如何,掌握多少“真传”,老顾客光顾之后,总有“还是不比从前”的感觉。怀旧心理作祟之外,也是实情。

网页上,有人这么写道:“我也尝过外劳主理的粤式点心,因为没有传统师傅那份‘火候’休养,一入口即感觉到没有水准。”

重视口味和口感的顾客,与只求填饱肚子的一般人不同,他们除了要原汁原味,还有一份欲望的满足感;不辞劳苦,不远千里前来光顾心仪的档口,就是要吃到心仪的人烹煮出来,原原本本的食物。见到外劳掌厨,怎能没有失落感?

正如大马贩商同业总会会长李永中所说,根据聘请外劳的条例,外劳只准负责诸如扫地、洗碗碟之类工作,不能掌厨。外劳掌厨将导致本地美食失传,摧毁熟食业。

新加坡多年前已经严令禁止小贩雇佣外劳掌厨,违例者立即被吊销营业执照。雷厉风行之初,未见有人以“违反人权、种族歧视”之类理由抨击;林冠英只是“指示槟岛和威省市政局研究有关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收集本地公众的反馈,才决定是否落实”,就受到这么多的抨击,足见国人的价值观以及人权的诠释,与新国有异。阳春白雪还是阳阿薤露,一比见真章。

2014.7.25.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义勇军进行曲》




19377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发动图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宛平县守军誓死抵抗,终因蒋介石坚持“应战不求战”节节败退,日军长驱直入,中国人民被迫掀开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今年是“七七”77周年,海峡两岸政府和人民同时举行盛大纪念会,唤起“居安思危”意识,谴责安倍政权在美国明目张胆支持下窜改历史,借尸还魂的勾当。

七七前夕,台湾中华民族团结协会理事长、退役上将夏瀛洲策划的《烽火岁月——向抗战勇士们致敬》音乐剧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上演。根据报道,该剧以“九一八”事件揭开序幕,刻画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之外,也描述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逃难的故事,是一部结合音乐、戏剧、舞蹈等多元方式缅怀历史的综合性演出,大陆多位音乐家受邀演绎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抗战歌曲。

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敌卫国的爱国情绪,唱出痛苦与愤怒、压迫与呐喊的歌曲,抗战期间传唱大江南北,无数热血儿女受了感召,投笔从戎加入抗战队伍,恃刀枪与敌人周旋到底。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年,狱中的田汉接过任务,偷偷把歌词写在香烟盒上传给聂耳。时间紧迫,聂耳当年只写出简单伴奏的主旋律。今天听到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根据作曲家李焕之1953定稿的管弦乐总谱演奏的。

现行版曲谱中标注的词作者只有田汉一人,实际上,孙师毅、聂耳也参与了作词。孙师毅把田汉写的“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掉了原作的语病,语气更加简洁和富有象征性;聂耳将“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重复一次,增加“前进!前进!进!”作为结尾,强调了呼号感,更加更符合汉语歌曲对腔词关系的要求。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禁歌。一起被禁的,还有许多著名的抗战歌曲和被划入“左翼”作家、作曲家的著作和歌曲。1988年以后,台湾政府虽然开放让两岸人民往来,这些歌曲仍在“禁止”之列,不准公开演唱。

在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国共势不两立年代,台湾当局的做法无可厚非;不幸的是海外一些地区也被诛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数悦耳、著名的歌曲,统统被禁。

1949年之前,年幼的我经常可以从电台广播中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空军军歌、保家乡、卢沟问答、大刀进行曲、爱我中华、八百壮士、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毕业歌、救国军歌、长城谣、热血歌、救亡进行曲等著名抗战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也听不到了。马来西亚虽然是东合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内政部一直没有解禁这些歌曲。甲华堂1995年主办中央乐团合唱团的《黄河大合唱》演唱会,申请准证时,依然遭遇困难。

资讯发达的地球村时代,互联网通天下,唱出人民心声的歌,禁也禁不了;不准公开唱,可以私下唱,心里唱。2005年,台湾一级上将郝柏村受邀到中国出席会议,记者问他是否曾经在访问时唱过《义勇军进行曲》?答曰:“这是抗战时大街小巷、男男女女都会唱的。像《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枪在我们的肩膀》,这些歌我都会唱。”

2014.7.18.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7月10日星期四

美丽的培风人



 “老总务”张雅山先生是马六甲培风独中的大功臣。1961年,他极力主张培风不改制,才有今天的培风独中;1996年,秉承“爱护培中、办好培中”宗旨,把总务工作视为已任,克尽已责,在总务岗位服务了37年的张雅山先生年迈退休,培风中学为他举行盛大的表扬会,会上宣布设立《张雅山服务精神基金》,以这笔基金为基础,每年拨出一些款项,颁发《张雅山服务精神奖》。凡是对培风有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在教育方面有所贡献,或提升培风校誉、维护华教、不屈不扰贯彻独中精神者,都可以被提名和推荐。

《张雅山服务精神奖》分学生个人优越活动表现奖、学生团体服务奖、教职员服务精神奖、个人长期服务精神奖、团体服务精神奖五类,培风师生和华教工作者都以能够获奖为荣。

 

代校长黄雪莱介绍这三位同学的时候说:“从初一开始,他们就不间断、不埋怨照顾一名行动及如厕不便的同学,校园里经常看到他们大手牵小手的三人行画面。今年高三的他们,在重要的合唱舞台上,依然坚持把坐在轮椅上的同伴带上舞台,共享美丽的高三记忆。”她说:“这几名培风人都有同样的特质,就是谦虚,他们不觉得是很大的帮忙,但她觉得他们有最美的感恩心,他们的回馈美德正在无限传承。”

“心存善念,日行一善”、“助人是美德”、“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这些话,我们听多了,耳熟能详。可是,“知易行难”,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有很多遇上困难,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人,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三位同学可贵之处,是六年如一日,自动自发照顾一名行动不便的同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但“大手牵小手”在校园里三人行,也在这名行动不便的同学如厕时,牵他上厕所,为他护理便后的清洁工作。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才愿意为儿女做的“污秽”事,他们毫无顾忌,不嫌污秽,帮这位同学做了;年轻人视为恶心的肮脏事,他们甘之如饴。单是“处处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优秀品质,很多人是望尘莫及的。

据悉:三位同学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正能量,感动了全班同学,净化了人心。有一回的班级合唱比赛,这名行动不便的同学独自一人在台下,坐在轮椅上观赏,同学们见到了,一起高喊叫他上来,他摇手拒绝,可是同学们说:“少了你一个,就不完满了!”全班同学于是一起动手把他抬上舞台。把这名同学视为不可或缺的一体,充分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群体意识和博爱精神。

育人是教育重要一环,成人成才是独中的办学目标,三位同学的善举体现培风人“爱同学”的品质,凸显独中生弥足珍贵的一面。培风校园内外出现的善举不止一件,培风人之中还有很多善良、乐于伸出援手的人,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好人好事,共享生活正能量。

2014.7.11.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4年7月4日星期五

感谢“三宝山不祥”论



                      
《三山九九,重阳登高》是甲华堂青的品牌,是希望见证华裔落地生根、拥有丰厚历史沉淀的三宝山能够完整保存,不再面对被铲平厄运的常年活动。这项大规模活动自2007年举办以来,每一年都在重阳节前后,在三宝山隆重举行。

《三山九九,重阳登高》能够取得成功,在于马六甲得天独厚,有一座民族文化之山三宝山。这座山不仅是华人南来拓荒的印记,更是涵盖书写历史,突出人文价值,凝聚华社和彰显城市绿肺多重意义的宝山。《三山九九,重阳登高》承载了马六甲文化的厚度和深度,通过系列活动,不断发掘、再学习、再认识,团结许多艺文爱好者,并从中吸纳新血,壮大行列,为华堂青注入新生力军,也凸显三宝山的文化财富价值。这个活动每年得到数千人参与,并非无因。


前几天与几位曾经参与策划、推动《三山九九,重阳登高》的老友喝茶聊天,赞赏华堂青果敢承担主办任务,越办越好之外,还突发异想,认为华社应该感激当年悟出“三宝山不祥”论的人,没有这个诋毁三宝山的“伟论”,不会有《三山九九,重阳登高》。

2005年开始的六年,是甲华堂沉沦时期。华社不耻与违背创会宗旨,乖离“关心政治,超越政党”立场,走亲执政党路线的陈瑞燕一伙为伍,不愿出席和参加甲华堂的活动,包括在三宝山顶峰举行的文化节火炬点燃仪式。时任领导人不检讨过错,反而归咎三宝山,散播华裔迷信、不愿上坟山、家长不让孩子大清早登三宝山的歪论。

2007年会员大会前夕,文亚苏提议、杨秀崇附议,强调三宝山是坟山的“把文化节火炬点燃仪式改在三宝山以外地点举行”提案出炉,引起华社激烈反弹。回答记者询问时,附议人先质疑“作为墓地的三宝山是否真的象征着我们的文化”,又说:“对我而言,坟山是不祥的。”这条提案虽然被临时收回,“三宝山不祥”论却不胫而走。

为了反击“三宝山不祥”论,在《地理学家》咖啡茶座聚首的一群文教界人士,取得必须在三宝山进行多场文化活动来凸显三宝山的定位和重要性,以行动反击“三宝山不祥”论的共识。一致认为:重阳节在三宝山举办登高踏青,缅怀先人,传承文化,最有意义;由甲华堂青执行这项工作,最为适当。

另一个共识是:登高当天,参与者穿红色T恤上山,更能凸显三宝山生机勃勃的文化财富,意义非凡。现场三人随即捐出2万元订制T恤,玉成斯举。

脑力激荡的结果,得出《三山九九,重阳登高》这个命名,大家拍手赞好。“三山”指由三座山连绵组成的三宝山,“九九”指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踏青,“久久”与九九同音。

接过任务,华堂青以冲天干劲,征求到近百个华团青年组织参与联办,声势浩大。登山当天,数千名穿红衣的群众扶老携幼登山,三宝山红彤彤一片,犹如节庆,彻底否定了华人迷信、不愿大清早上坟山、“三宝山不祥”歪论。此后,甲华堂青每年都在三宝山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放眼天下,青年才俊不少,肯做事的不多;把一个常年活动办得内涵丰硕、气势磅礴,越办越红火,越有凝聚力,更是难得。 感谢朝气蓬勃、勇于承担的华堂青,更要感激发表“三宝山不祥”的天才。“不祥”论助成《三山九九,重阳登高》,是可以肯定的。

2014.7.4.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