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星期五

同美园




为了表扬同美机构多年来对培风的奉献,以及缅怀同美机构杰出领导人杨朝长、杨建谒叔侄二位前主席的杰出功绩,马六甲培风独中董事会特在校园设立《同美园》策励来兹;2015314日,由同美机构后人杨建筑主持揭碑仪式。

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同美园》,环境幽雅,凉风习习,是在籍生课余的好去处;《同美园》增添校园绿意,不时传来群鸟,置身其中,身心舒畅,与三几同窗友好在园内促膝谈天,其乐融融。

正如培风董事长冯秋苹律师所言,同美机构从很早很早,在五分一角就能够买到一碗面的年代,就开始以超过五位数的捐献,惠及培风。杨朝长、杨建谒叔侄主政,积极扩展前人事业,使同美机构成为商坛翘楚、业界巨擘之后,对培风的爱戴尤甚。根据统计,同美机构总共捐给培风近350万巨款,是单一机构捐献培风的最高纪录。

“培风的软硬体建设,杨家几乎是无役不与从未缺席,各项软体、硬体设备的资金投入,桩桩件件都获得杨家的关心祝福。杨朝长、杨建谒二位董事长为培中的发展出谋划策、亲力亲为的事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冯秋苹道出众人心声。

培风百年历程,是华裔在民族教育领域刻苦经营、坚毅不拔奋斗史弥足珍贵的一页;同美杨家的成就,是一部经典的华人在商业领域奋斗史;同美杨家与培风跨越几十年的情谊,是真挚、不变民族情、华教心的升华。《同美园》的设立,有缅怀先贤、启发后人的深邃意义,是一部活生生的灵活教材。


揭碑仪式简单隆重,有24节令鼓表演,有华乐演奏,有碑文朗诵,琳琅满目。董事长意味深长、感情诚挚的演讲,激奋人心又扣人心弦,加强我们对杨家几代人的敬意;杨建筑在揭碑仪式上的发言,词义恳切,客气谦虚,体现杨家几代人为华教,富则兼济天下,为母语教育做出奉献的精神与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花岗岩碑上铁画银钩、游云惊龙的《同美园》三字,是杨建筑亲笔所提,是难得的墨宝。杨建筑的中楷有乃父杨朝长之风,父子二人,乃父喜欢书法与南音,儿子喜欢唱歌和写字,都饱含艺术细胞,凸显书香人家气质。有素质的儒商难寻,杨家父子,堪称典范。

杨建筑是培风高中第三届(1961)毕业生,他以培风人为荣。离校逾半个世纪,他的培风情、同学心炽热如一,行之有年的同届同学年初二聚餐,他从不缺席;他也经常相约同窗小酌,共叙同学情,感念母校恩。以该届同学名义存本用息的高中第三届、初中第廿五届助学金与师生写作奖,他是主要捐献者。揭碑仪式当天,20多位昔日同窗到场见证,他乐开了怀。提及助学金的母金尚未达标,他立即响应,多捐一万元。培风百年鹏飞大庆,《杨朝长父子有限公司》也慷慨捐出50万元。

杨建筑的演词,有这么一句:“有幸成为这个机构的继承人,我们不但要承继先人的事业,也要积极学习他们为华社、为华教、为族群奉献的崇高精神。”杨建筑承先人之志,积极服务奉献培中,是杨家后昆的佼佼者。同美杨家人要向杨建筑看齐,护华教,爱培风,才无愧于辛苦创业的前辈,无愧于同美杨家人这个称号。

2015.3.27.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

严正的立场


 “亲者痛,仇者快”的董总夺权风波,纷纷扰扰闹了几近一年,毫无解决迹象。法庭谕令双方寻求和解之道,也有人试图做出努力,希望双方以华教前途为重,心平气和坐下来谈,化戾气为祥和。可是到了开庭日,以傅振荃为首的反对派口口声声说没有和解可能,叶邹除了“等法庭判决”,没有第二句,沉着应战姿态,至为明显。

反派这么嚣张,主要是得到董总前失意份子、野心家、部分前“左翼”人士以及5个华团大力支撑,才会摆出志在必得姿态,公开叫嚣叶邹不倒,绝不干休。“助阵”的个人与团体不罢手,争议双方绝无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得到大部分理事支持,叶邹在过去8 年,不可能稳坐钓鱼船,当董总领导人的。是“率军起义”的反派在过去8年里,与叶邹紧密合作,支持叶邹当领导,让叶邹在最近改选中不劳而获;反派指责叶邹领导“失当”的决策,是他们曾经参与讨论、举手赞同的。并肩作战的战友突然反目成仇,又发表堂而皇之的倒叶邹宣言,葫芦里卖甚么药,明眼人一清二楚,了然于胸。

所谓“百人联署”,说穿了,是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授命,有人奉命。百人之中,多少人认真读过、了解文告内容之后才签署?以华团主席身份签署者,事前曾否与主要理事商量,事后有无在理事会上“追认”?“百人”之一的著名写作人曾任道(笔名甄供)已经自掏腰包在报刊登启事,宣称未曾同意签署;据悉,有人言明以个人身份签署,见报时却冠上团体名称,令团体无辜被牵连。

虽说华团主席对外可以代表团体发言与做事,但是,对非紧迫性、有争论性、关系到民族教育这等大事,就必须谨慎为上,先寻求理事会共识才代表团体做事发言;不得已,非及时表态不可,事后也必须经由理事会追认。没有或者不愿这么做,就是霸道。

董总这场夺权风波立下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就是华团领导人公开介入另一个华团的内部纠纷,而且还高举“正义”旗帜,把干涉他人内政视为理所当然。

法律上,每一个注册团体都是独立的;个别团体之间只有互相配合,为共同目标奋斗,为族群服务,不应当公然干涉另一个团体的内政,或因不满某一团体领导人,就联合其他团体,大动干戈,大加讨伐,务必倒之而后快。

团体是由会员共同组成的,会员之中,难免有不同立场、不同政治信仰;对一些事态看法相异,是正常的。团体领导人最忌惮的,是急于对争议性事件表态造成分裂。

正如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主席缪进新所言:“如果我们作声表态,那必然卷入董总领导层的纷争,等同将问题带入校友会,引起分裂,不利校友会的团结。” 他斩钉截铁表示:“校友会不参与这层面的争论,不站边不表态,以免加深华社的分裂。”

缪君是针对有人质疑该会为什么没有对董总纠纷表态,做出明确表态。

董总夺权风波一发不可收拾,与高举反叶邹大纛,党同伐异,声色俱厉指责叶邹“蛮横、霸道”的个人与团体推波助澜息息相关。团体领导人如果能够有缪进新的睿智,懂得克制,不轻率发言和表态,华社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2015.3.20.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

悲情招生,情非得已




马青总团长张盛闻在马中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会开幕仪式上,发表了他不主张华小以悲情牌招生的看法。

他说:“悲情办学的时代已经过去,年轻家长不会因为悲情牌把孩子送到华小,校方不能再用‘华小即将被关闭’等说法招学生。”他也说:“宪法只阐明国人有自由及权利去学习与发展母语教育,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经过协商、谈判及取得共识后所保留的教学模式,并非理所当然。宪法没有说明一定能够让我们保留现有的教学模式。”

张盛闻所指,应该是处于乡区,新生来源出问题的微型华小。因报道过于简略,显得语焉不详,让外人误以为华小这些年,都是靠悲情招生的。

何谓微型华小?教育部把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学校,归类为微型学校,即“Sekolah Kurang Murid”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小学之中,微型学校占的比例是32.55%1294所华小之中,约有39.06%属于微型小学,也即是说,微型华小所占的比例,高于全国小学的平均比例。

根据这个比例,马来西亚共有超过500所华小属于招生困难的微型华小。情况虽然比占63.19%的淡小好些,与只有27.8%属于微型学校的国小相比,却是膛乎其后的。

微型华小基本上分布在偏远地区、乡区及园丘一带。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城乡发展与人口分布不均;乡间人口大量往城市地区迁移,造成乡间华小缺乏学生来源,逐步萎缩成为微型学校。一些情况严重的,甚至面临随时被关闭的危机。

微型华小年底招生的时候,往往要使出各种“优惠”奇招,赠送校服、书包、鞋子之外,还要加上奖助学金和交通接送。百般法宝出尽,能招到的新生,有时也只有小猫三两只,情况尴尬又凄惨。

影响深远的《教育发展大蓝图》开始落实,教育部已经向多州微型华小作出“合并”献议。张盛闻在这个关键时刻发出“不要悲情招生”呼吁,颇有与当局配合之意。

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关闭微型华小,或者把多所微型华小合并成中型华小,无可厚非。不过,这个抉择必须建立在公平对待所有源流学校的教育政策基础上。增建华小难如上青天阴影下,华社担心的,是关一间少一间。

过去的惨痛经历教育了我们,这个担忧绝非杞人忧天。独立以来,华小数目由1346所锐减至1294所,52所被关闭了。华社要求在人口稠密地区增建华小的呼声绵绵不绝,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回应;高举“与华小共存亡”旗帜的马华对华社的需求,虚与委蛇多于实事求是。马华应对之策,是鼓励与协助微型华小搬迁。这个方法虽然可行,但是成功搬迁的微型华小屈指可数;政治利益挂帅,迁校已成为一种政治上的策略需求,作为当局在适当时候安抚华社的权宜之计居多。

马华标榜华人代表,理应以华社为本;母语教育是基本人权,马华应当配合华社的需求,真心诚意为华教解困,做些该做的事。微型华小悲情招生是情非得已,马华理应积极争取微型华小应得应享权益,不是鼓励华社“曲线救华教”,更不能以“宪法没有说明一定能够让我们保留现有的教学模式”威胁华社。

张盛闻作“不必精通华文”发言之后,又有“并非理所当然”之说,让人感觉马华明日之星的华教思维,不过尔尔。不愿或不敢以华社为本,马华要在来届大选赢回华社的心,难矣!

2015.3.13.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5年3月6日星期五

新春杂感




本文见报日,元宵已过,人们又得投入工作,为生活忙碌。

欢庆元宵,与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有关。正月十五是参佛良辰吉日,汉明帝规定寺院必须燃灯表佛之外,也在宫中燃灯弘扬佛法。他鼓励民间跟随,亲自督导元宵燃灯活动,促成元宵放灯习俗。中唐以后,元宵灯会已经成为民间的狂欢节。

元宵灯会为封建时代未婚男女提供交谊机会,是个浪漫的节日。封建时代,年轻女孩平日不准出外自由活动,元宵灯会当晚却可以结伴出来赏灯,趁机物色心仪对象或者与情人约会。因此,元宵又有“情人节”别称。

元宵虽然不属于官方规定的公共假日,以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马来西亚华社,是以过节似的心情庆祝元宵;华人家庭对这一天的重视,不亚于除夕和初一。华人心目中的“年”,是从正月初一“过”到正月十五的,足足十五天。元宵是年节最后一天,郑重严肃的祭祖拜神仪式之外,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团圆饭,也是长辈的心愿。

华人喜欢意头,尤喜谐音。汤圆有有团圆美好之意,元宵吃汤圆,是中国北方人的习俗,也是他们的最爱。可湯煮、油炸、蒸食的北方汤圆,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我们这里没有元宵吃汤圆习惯。可能就是缺了这个“团圆美好”好意头,两线制理想在过去一年里,屡遭打击;华教方面,因关中统考问题而针锋相对的两方人马,毫无休兵之意,新春佳节,战火犹酣。

13届大选显示:两线制是半岛大部分选民的共同愿望,逾八成华裔选民强烈表达了改朝换代的需求。民联是促成两线制的希望,可是在白色恐怖下,三个政党联合组成的民联不但面对执政党百般为难,成员党之间纠纷不断,也是令人担忧的趋向。过去一年,行动党硬汉卡巴星车祸去世、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入狱、伊斯兰党德高望重的温和派领袖聂阿兹逝世,更是给民联带来极大打击。

关中统考问题引起的董总夺权纷争,已成剑拔弩张不可收拾局面。反叶邹一方在部分董总前失意份子与前左翼人士支撑,加上“第三势力”兴起以及主流媒体紧密配合下,董总岌岌可危,华教前途堪忧。反叶邹一方意气风发,晚节不保、公开宣示“马华不会出卖华教”的前左派“斗士”李万千趾高气扬,在写给《关心董总和华教的老友们》公开信中,明确表达了“准备迎接后叶邹时代的到来吧”胜利呼唤。

反叶邹一方不能使人信服的主因,是纷争分明因关中统考问题而起,却不敢出席1207特大表心意;否认“与关中统考有关”之余,还与这个问题划清界限。出尔反尔,不敢面对或者不愿解决问题,都不足以取信于人。

“无关”论如果可以成立,陈友信发表在“第一大报”的三篇“宏文”,就是白写;吴建成的“半杯水论”,没有出炉的必要;李万千更没有必要以一生英名当赌注,敲锣打鼓为“马华不会出卖华教”树碑立传了。

“百人联署”闹大笑话之后,发扬传统、融合共乐、名正言顺的春节团拜,也被定位为“山寨版”,5华团甚至公开发出抵制号召。数千人与会的团拜成功举行,反叶邹一方不追究马华不出席,反而鸡蛋里挑骨头,指责叶邹“一面倒向民联”。黑白不分,是非不明,怎不叫人心寒?

2015.3.6.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