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梁祝》协奏曲的故事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成就最高的杰出大型音乐作品,广受全球华人喜爱。央视在纪念中国唱片公司成立60周年的《岁月留声》特辑中,以“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高度赞誉这部协奏曲。

《梁祝》的成功,在于它采用西洋音乐的奏鸣曲型式,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综合了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根据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淋漓尽致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作曲家何占豪在访问录影中,谈到乐曲的创作过程。他说: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班学习小提琴的时候,和几位同学组成“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探索小提琴乐曲的创作和演奏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并研讨如何使小提琴演奏的乐曲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洋为中用”思想主导下,他写了后来被称为“小梁祝”的《梁祝》弦乐四重奏。

1959年,建国十周年前夕,实验小组决定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国庆献礼。当时有三个题材可以选择:大炼钢、女民兵、梁祝。党书记孟波认为小提琴比较适合演奏和诠释抒情、柔和、委婉的思想感情,批了《梁祝》。

小组成员以《梁祝》弦乐四重奏为基础,经过增添与多遍演练,写出主旋律之后,犯了难。何占豪说:小组成员都是学习小提琴的一年级生,不懂对位法与和声学。有了主旋律,还必须有管乐、打击乐等乐器的配合,才足以完成整部协奏曲。

协奏曲是大型乐曲,必须由作曲系的同学来完成。在丁芷诺建议下,他们找到作曲系的陈钢。陈钢最先以准备写毕业作品为由拒绝所请,后来在作曲系教授丁善德劝说下,终于答应与实验小组合作,写出整套乐曲。

陈钢在特辑中提起这段过程,以兴建小木屋与高楼大厦作比喻。他说:“建小木屋所需要的技术层面与高楼大厦有天渊之别。高楼大厦不仅要有完整的设计图测,还要有精密的计算与标准,才能保证这座大厦是安全的,经得起考验的。我学的是大型西洋音乐作曲,他们学的是小提琴演奏,我们有基本上的差异。”

音乐世家出身的陈钢,早期学习钢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之后转学作曲,师从丁善德;他曾经向外国名师学习和声学与作品分析理论,奏鸣曲是他所长。

《梁祝》动人的主旋律出自何占豪之手。农民出身,曾经在浙江越剧团工的何占豪,成功把越剧音乐融入旋律。何占豪也把二胡的演奏手法用在小提琴,注入中国元素,增添《梁祝》的民族色彩和风格。外国人的演奏技巧多么高超,始终无法媲美中国人演奏的《梁祝》,原因在于只有华人才能够完美演绎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梁祝》是何占豪和陈钢二人紧密配合的心血结晶,缺任何一人,都无法使这部乐曲成为经典之作。

何占豪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转入作曲系,随丁善德学作曲。《梁祝》之外,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陈钢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杰出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小提琴独奏曲《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等。二人的成就与表现在伯仲之间,并驾齐

2015.9.11.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