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3月25日)上午,13州大会堂的代表和文化工作者,将集聚在槟州华人大会堂,见证升文化旗仪式和宣读《文化大会宣言》。这个庄严肃穆的仪式,已经在同一地点举办了28年。
这个聚会,是纪念1983年在槟州召开的华人文化大会;朗诵文化宣言,是唤醒华社领导和文化工作者把贯彻文化大会的精神视为己任,努力落实华人文化大会的指标。
1980年代是风起云涌的狂飙时代。自1969年513过后,政府积极推展新经济政策,华社的经济生态处于严峻局面,不能正常成长;政府随后又厘定以马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政策。危机感促使华社有识之士于1970年代挺身而出,积极筹组华团总机构,惜因种种因素胎死腹中;80年代因时制宜,结合了13州大会堂,加上董总和教总,组成全国十五华团总领导机构(简称‘十五华团’),并成功于1983年3月27日,在槟州华人大会堂召开全国华团文化大会。
文化大会的三大成果,就是发表大会宣言、向文青体育部提呈《全国华团国家文化备忘录》和通过8项议决案。十五华团为了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日子,订3月27日为大马华社的“文化日“,委托槟州华人大会堂在每年3月底主办文化日升旗礼。
为了贯彻文化大会宣言和议决案,十五华团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华团文化工委会和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并成功整合华社菁英,拟出《华团宣言》这份划时代的文献;1986年成立全国华团民权委员会,同时号召各州大会堂成立州级的民权组织,配合全国民权委员会推行民权思想的教育工作,开启了十五华团策划及领导华人社会运动的时代。
十五华团的团结合作精神如果能够持续,肯定可以更好地凝聚华社力量,为华社作更多好事。可惜1991年12月13日,华总注册获准之后,董总和教总被排除在外,又发生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和民权委员会归谁管理的纠纷,十五华团精神荡然无存。
三月底的升旗礼是向文化旗敬礼,有人和文化节挂钩,称为文化节升旗礼,是错误的。定名为《全国华团文化节》、由各州轮流举办的文化节是十五华团文化工委会主导的活动,第一届于1984年由雪华堂主办;1993年第十届开始,改称《全国华人文化节》。
第六届文化节工委会建议,1990年开始,每年在三宝山顶峰举行的仪式,是点燃文化节火炬典礼,与文化日升旗礼的意义有别,不应混为一谈。
(2012.3.23.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