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星期四

年龄不是问题




个性率直,有话直说的商界翘楚黄循霖,是我相交多年的乡亲。黄循霖事业有成之后醉心佛理,前些时候上他办事处讨教,蒙他热情招待,感激万分。几年过去了,他谈完正事之后说的一番为善至上、积德为先道理,至今仍然萦绕脑际,不能忘却。

一石激起千层浪,黄循霖日前在循龙宫周年宴会说的话,在华社引起绵绵不绝回响,始料未及。

 “第一大报”古城版这么报道黄循霖的话:“最近颁发的勋衔已经变质,有些受封人士的岁数不足30岁,也获得封赐拿督勋衔,这个年龄层对社会上的奉献还不多,其获得的勋衔犹如在超级市场购买般……他认为,真正对社会有功的人士理应获得勋衔鼓励与赞扬,而没有奉献社会就得到勋衔者应该自量。”

消息见报,党团人士议论纷纷。总商会主席陈保成说:“社会上确有不少为名为利者,也有听闻一些人用钱去买勋衔,让勋衔失去意义,也对真正对社会有贡献,以及获得勋衔者不公平。” 陈保成认同黄循霖的观点。

受访者之中,有人认为“今天的勋衔就好像商品一样,意义不大”;有人认为“受封者应该是以对社会有多少贡献为考量”;有人认为“政府应该严格遴选受封人士,让他实至名归”;有人认为“册封者是国家元首、苏丹或州元首,我们必须尊重”,莫衷一是。

最高元首与州统治者每年生日的时候,颁发有功勋衔予子民,是延续多年的传统;各级勋衔之中,专为杰出贡献者设立的“拿督”,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膺勋者无不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荣耀。

封赐成风,独立以来,膺勋的有功人士车载斗量,荣膺“拿督”的子民也有不少。曾经有人戏谑地借用已故名导演李翰祥批评烂片泛滥的话,形容膺勋人数之众:“闹市里,任何一块招牌掉下来,总会砸中一两个膺勋人士。”

黄循霖显然有感而发。拟以“粪土当年万户侯”赞之,念及黄循霖因有特殊功勋而在最近荣获甲州元首封赐比拿督高一级的“威拉”勋衔,不能不搁下。

受访人士咸认为以年龄为最高考量,失之全面;共识的基础,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乎活了多久,而是活着的时候,做出什么贡献。

古往今来,年纪轻轻就出类拔萃,对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菁英,并非罕见。文学领域的巴金,30岁之前完成震烁古今的巨作《激流三部曲》;冰心23岁开始发表《寄小读者》;丁玲24岁出版轰动文坛的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曹禺未及30岁,就写了《雷雨》、《日出》、《原野》几部剧作;诗人艾青23岁写出感情诚挚、诗风清新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乐坛方面,英年早逝,23岁溺死日本海的聂耳,留下《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近百首激奋人心、传唱不绝的抗战歌曲;小提琴家俞丽娜18岁首演《梁祝》协奏曲,旋即名满天下;钢琴演奏家郎朗刚满17岁,就扬名国际乐坛;被国际媒体誉为“钢琴王子”、“钢琴诗人”、“中国肖邦”的李云迪,18岁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年龄不是问题,物有所值才是聚焦。黄循霖说“犹如在超级市场购买般”,陈保成说“听闻一些人用钱去买勋衔,让勋衔失去意义,也对真正对社会有贡献,以及获得勋衔者不公平”,正是核心所在。

2015.5.1.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