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星期四

何其仓促


王金辉路通向跨海大桥路段,最近增添一个交通灯。

从王金辉路与东街纳交接的十字路口算起,短短一段路,原本就有二座交通灯,如今再添一个,匪夷所思!装置的时候,驾车人士担心造成交通阻塞,市政厅的答复是工程师将调整红绿灯时间,务使车流顺畅。

不是杞人忧天。从第一座交通灯到增设的第三座,只有短短0.5公里。以一般人的驾驶技术,应该是行驶尚未顺畅,就遇到另一座交通灯,若是红灯,必须停下来。

工程师的计算准确吗?至少从这几天情况看,答案未必乐观。

人们对市政厅在装设交通灯的拿捏信心不足,是有”历史背景”的。几年前,无厘头地在于绒巴西右转进入马六甲再也大道处装的交通灯,就全无作用,经点醒后才匆匆忙忙拆除。

不知谁的创意,前些时候,玛林再也交通岛的四个方向,无端端改用交通灯,启用第一天就造成大塞车,怨声载道,第二天马上拆除。

装设一座交通灯需多少钱?市政厅没有告诉我们,相信所费不赀。装了又拆,费用更大。应花的钱,多少都得花,不该花的,必须谨慎从事。人民的钱,岂容随性挥霍?

交通灯之设,原是为了疏导交通,安全考量第一。该设何处,须经过收集资料,统计车流量,真正有必要才设,怎能草率行事,装了又拆,浪费公帑?

市政厅显然没有从这两个前例吸取教训,新设这座交通灯,就有仓促行事之虞。

从圈起来的范围看,第三座交通灯显然为了新起的两排店屋而设,未知后面的住宅区是否受惠。可是这几十间店屋还未完工,肯定没人入伙,如此匆忙启用,到底为了方便谁?

这么短的距离装设交通灯,基于何等考量?为了几十间店屋的方便而增添无辜驾车人士的麻烦,值得吗?难道没有其他更好的出入通道可供选择了吗?市政厅批准建屋的时候,难道没考虑使用哥打拉沙马那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吗?……

小民愚鲁,百思未得其解,希望高明人士指点一二。

(2008.7.31.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7月25日星期五

真真假假


新纪元学院纠纷演变成董总主席与爱将学术资格被置疑,当事人始料未及,华社拍案叫绝。

博士也者,是一个人在某个学术领域有所成就,认识比一般人深入;真才实学的博士,冠上PhD头衔。根据所知,这三个字母来自拉丁文,意思是”喜爱追求学问的人”。

早期的博士,不以得到PhD为满足,继续埋头在学术领域苦心钻研,期望有所突破。他们在学术机构服务,很少涉及五花八门的社会。

时代不同了,投身商界的博士大有其人;参与华团,成为代表性华团领导人的博士,也非罕见。

博士的社会地位高人一等,说话的份量比一般人重,是”想当然耳”。只是名副其实的博士之路艰辛且漫长,非有超人智慧和毅力不行。

近年出现所谓”假博士”,究其由来,是学士泛滥,非有更高资格不足以慑人。可是货真价实博士学位难求,循正道不易,有脑筋转得快者,配合学店,大搞”有钱就有学术衔头”双赢勾当,让不学无术之流也能过博士瘾。

于是,未得其门而入或从未跨过大学门槛、小学没念完、中学不及格者,只要肯出钱,就可以得到一纸”博士”文凭,招摇过市,怡然自得。不以一个博士为满足者,肯多付几份钱,还可以得到几个博士”文凭”,以示”高人一等”。

比较谦虚的,退而求其次,买个企管硕士混饭吃,遇到无能辨别真伪的老板,自然如鱼 得水,步步高升。某不大不小工厂自称几位经理都有大学资格,其中两位还是企管硕士。经过求证,硕士也者,原来是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只是不知当皇帝 的,应该是混饭吃的假硕士,还是昏庸而又迷信文凭的老板!

假学术资格拿到商场混饭吃当然容易过千方百计挤入学术机构充清高,至少不必培养不 学无术又迷信风水的跟班。偏偏有人自以为饱读诗书,了解”假作真时真亦假”个中三味,企图鱼目混珠。只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赤胆忠心、金睛火眼 的华教人士,岂容此等人玷污学术殿堂?暴露居心叵测者真面目,让他们无所遁形,大快人心!

(2008.7.25.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申遗成功的反应





马六甲与槟城乔治市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意义非凡的大事,两地政府不能以申遗成功为了结,如何在保护和维护古迹方面加更大劲,以便在三年后评估时,能够继续保持这项桂冠,是当前要务。

我们的社会菁英,是以怎样心态看待申遗成功这回事?且看报章做的访问:

“随着申遗成功,政府应乘胜追击,宣传州内独有的古老手工产品,将之改为容易携带的旅游产品,以将原有的黄昏业打造为有利可图的热门行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制作,将这门艺术世代相传;

“申遗成功能够使马六甲更为出名,肯定会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这是好消息,马六甲的名声肯定已在国际打响,游客也肯定会增加;

“申遗成功,意味着旅游业将获得推动,促进甲州的经济运转;

“甲州华社在过去多年来都积极配合申遗,每一年不间断举行年景嘉年华会,更是让申遗锦上添花;

“世界文化遗产的名衔将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到来,了解这里的文化古迹,促进旅游业发展,希望马六甲未来能够成为人生必须要去的100个地方之一;

“希望当局善用申遗成功,有策略性的发展旅游业,惠及古城市民及上下游工业;

“其实,现在才是保存古迹工作的真正开始,无论政府或民间,必须继续努力维持这个荣誉……申遗不完全为了旅游业,而是要让人欣赏与体会两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让这里的古董与人分享,间接推动旅游业;

“申遗目标不是为了旅游业,而是要向外人介绍我们的独特文化以及各种族之间互相谅解与和睦共处的场景……旅游业会兴旺,但也会破坏古迹;

“不要以为申遗成功就可以不必要关心古迹的维护,政府未来不能随便在古迹区展开各项破坏古迹的工程,也不要在古迹区设立新建筑物。”

十则访谈,绝大部分纯粹从促进旅游、争取外汇看申遗成功这回事,虽然也有人提到真正应该做的工作,却曲高和寡。为什么?

其实,华堂青与一些青年团主办多次有关申遗的讲座,邀请对古迹维护了解透彻识,对两地古迹现状有深入认识的专家学者主讲,他们的经验和见解都非常珍贵可取,可是反应冷淡。出席一两次这类讲座,就不会只从一个面谈问题了。

(2008.7.23.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7月18日星期五

申遗成功之后



張集強:馬六甲河的美化工程有必要重新檢討,以免破壞馬六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圖:星洲日報)



福建土楼被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晚,该地居民奔走相告,自动自发走上街头庆祝;但见人潮云集,锣鼓喧天,鞭炮震耳,一片节日气氛。

不知是想当然耳,还是迅雷不及掩耳,稍迟一天入选的马六甲,市民反应大相迳庭。茫然无知占多数,小部分以”听闻申遗这回事,不知进展”回应,更多的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升斗小民,反问”与我何关?”

专家学者第一时间的反应,也不怎么有鼓舞性。

土生土长,到过多个世界文化遗产视察的古迹研究人张集强,对这项宣布感到”有点怀疑”。他说:”我从未见过这么假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能认为不批准已申请8年的马六甲,这里的古迹破坏程度更严重。”

在台湾从事古迹保护工作数十年,对槟甲两地文化古迹做过深入探讨的丘如华说:”马六甲与槟城这次能够申遗成功,其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种鼓励,以便督促政府做好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而不是说这里的文化古迹保护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掏心真言,一针见血。

两位学者的讲话,充分说明政府基于经济效益而对古迹或富有历史内涵地区的所作所为,既与”保护、维修、修复”基本要求相去太远,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相违。张集强已经清楚指出矫枉过正的工程如旋转塔、仿丽江水车、马六甲眼等必须拆除,还有:已被改造的沿河仓库、马六甲河被截流而变成马六甲湖……在在显示对文化古迹的无知和破坏。

申遗从当初”资料不齐全、普世价值不相符、未依申请格式、没有签名”到终于通过,历程可谓艰辛。华社普遍认为最后一刻把三宝山列入缓冲区是关键,从事马六甲华人史研究的林源瑞说得好:”申遗成功,三宝山居功不小。”一切诋毁三宝山的言行,特别是荒谬的三宝山不祥论,可以休矣!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可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拨款进行古迹维护,古迹专家将不时前来视察指导。只是不能整天等人家拨款,自己也要有表现才行。两地的遗产区至今未被列入国家文物,修复保护古迹的钱只能由州政府负责,是绝大讽刺。

申遗成功是另一个长征的开始,做好本分工作,才能保证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美誉不会被褫夺。

(2008.7.18.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7月11日星期五

伴君如伴虎


赤壁之战前夕,踌躇满志的曹操在江边宴请群臣。曹操诗兴大发,作<短歌行>,吟毕,意气风发地指着乐师刘馥,要他提意见。

直肠直肚的刘馥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语带不祥。曹操不悦,说:”竟敢败我诗兴!”一槊刺死刘馥。

这是正史《三国志》没有的情节,显然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曹操残暴性格而杜撰的。由于作者善于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刻画人物,而且完全符合曹操的心理特质,仍然有强烈的真实感。

日本人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强调书中体现的商战精神。这段情节让人想到”伴君如伴虎”的同时,难免与小人得志的商场人物挂钩。

商场上,象曹操一样取得一些成就而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的高层主管,并非罕见。

这类主管一朝得志,就摆出不可一世姿态,自以为高人一等,总认为提出来的计划最完美,不容他人异议。员工发表不同见解,被视为对抗;下属提的建议或改革,总是被他评得一文不值,以诸多负面因素否决。

目空一切者管理之下,”听话”成了企业文化,只有惟命是从,奴性强的员工才能生存;人才留不住,留下来的都是奴才。一言堂的结果是开会时鸦雀无声,反正什么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会场上唯唯诺诺之声不绝,逢迎取巧之徒被器重。取悦上司成了主要任务,工作表现不佳、业务成绩不良并非大碍,只要懂得迎合主管,听主管的话,照主管的吩咐指示办事,包管平安无事,花红优厚,还可以步步高升。奴才当道、小人得志的企业,业绩可想而知。原地踏步已是万幸,遑论进展。

官渡之战大捷使曹操完成统一北方大业,自负的曹操变成刚愎自用,不纳诤言还残暴刺死乐师,群臣敢怒不敢言。赤壁之战,遣蒋干过江探军情却中了周瑜之计杀死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又误信庞统的连环计,大利孙刘火攻。曹操铩羽而归,并非无因。

目无余子的企业管理人也会像曹操赤壁之战的下场一样,因骄矜而败阵。三国演义还有许多取之不竭的题材,是珍贵的宝藏。

(2008.7.11.龙门阵.东方日报)

豆腐渣工程



中国好不容易盼来主办奥运的百年机运,却在关键之年屡遭天灾人祸。年初的华北大雪损失不菲,314藏独分子暴乱大损国家形象,521四川大地震天地同悲,继后的华南大水灾情严重……尤其是藏独分子在四方国家怂恿下恣意干扰奥运圣火传递,令人发指。

可是炎黄子孙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 团结一致把坏事变成好事。四川地震得到全球华人热烈捐输,与四方霸权主义的诋毁以及藏独分子的破坏激起的情操不无关系。

四川灾民在政府安排下,生活回复正常指日可待; 大灾难带来的一切不安和烦躁,将成为历史,只是八千所学校倒塌牵引出来的豆腐渣工程争议,方兴未艾。

最令人心酸的,是区内中小学大部分夷成平地。 地震发生在上课时间,除了在操场上体育课的少数,课室内的学生几乎都埋在废墟下。电视直播中见到古稀老人指着废墟说”那是我们的下一代啊!”能不落泪者,又有几人?

调查结果,是官商勾结,不按标准建造; 偷工减料,学生性命不保。中国政府虽然严禁公开讨论,有关网页也被封杀,但是纸包不住火,民间怨愤难平。如何制裁为了私利草菅人命的官员和不法敛财的承包商,倍受关注,在在考验胡温政府拨乱反正、反贪肃污的决心。

这是普世现象,何独中国?普天之下, 有几个国家能彻底摆脱此类劣行,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

我国得天独厚,没有台风地震天灾, 却也发生过因施工不良、监督不严、设计不佳而发生的致命弊端,所幸的是波及面不广,牵涉的人已受到应有制裁。

马六甲是蕞尔小州, 几年前建妥的仙特拉巴士总站就出现地陷,幸好工程师到场视察之后,作出”安全、没问题”保证,虚惊一场。最近又传出对面巴杀地陷情况严重的报道。州政府已委派顾问团配合工程师进行勘察,将在一个月后公布调查结果,期限已过,不知真情如何,令人耽忧。

无独有偶, 武吉波浪华小发生新建一个月的围墙倒塌事件。匪夷所思的,是既无地震,也无风雨,围墙只因工人无意间推了一下就应”手”而倒,还压伤了脚,幸好发生在学校假期,否则可能有学生遭殃。

当时的报道,就有”豆腐渣工程”字眼。 反对党介入,被指责为”把问题政治化”,最终经过所谓内部处理,由承包商改建铁丝网篱笆,再由重量级人物站出来说”到此为止,不要渲染。”

事件让人有扑朔迷离之感。 甲董联会主席日前在会员大会提起这回事,呼吁”不要把个人恩怨带进来”,却仍然没有解开谜团。

是否有个人恩怨介入是一回事, 政府或公众捐的钱被豆腐渣工程糟蹋才是关键,绝对不是几个人说了算。况且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已针对此事发出”必须彻查豆腐渣工程”指示,怎能掉以轻心?

(2008.7.11.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7月4日星期五

华团怪象



1983年在槟城召开的华人文化大会催生了前十五华团总领导机构,全国华团在这个总领导机构带领下,同心协力朝共同目标迈进,达致多项显著成就。

可惜这股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能量,随着堂联(华总前身)于1992年成立而日渐淡化;协商主义挂帅之下,不少华团迷失了方向,自愿或不知不觉下加入执政党的大合唱。能够坚持原则立场的华团不是没有,而是相较之下,数目少得多。

风气既成,那些以成为大合唱成员为“荣”的华团,逐渐变质成了执政党的外围组织或应声虫。领导人以争取到执政党议员拨款为“大成就”,倾全力鼓吹党团挂钩。大选期间,不惜动用公款刊登支持执政党的广告,极尽谄媚之能事。

有人不择手段坐上领导高位之后,彻底违背了创会宗旨;成了千夫所指却不以为耻,仍然坚持错误路线,一面倒向执政党,还因“有功”而膺勋。在理事会议上,居然大言不惭说“我的勋衔是某某人骂出来的,他如果继续骂,明年我拿拿督给他看”!

“独木难成林”,这类领导人也有一批逐臭之夫跟随,他们为了争宠而明争暗斗,甚至摆出哈吧狗姿态讨好上层,为的是保住职位或来届更上一层楼。

迷失方向的华团成了利益集团纠朋结党,排除异己的所在。于是,对创会宗旨茫然无知,对华团使命毫无共识,对民族教育全无认同,对民族文化视如敝屣之流,仅仅由于是“自己人”而坐上重要位置,他们只懂得随主子的指挥棒起舞,什么民族意识、文化传承、族群利益、民主法制统统忘之脑后。

歌功颂德、互相吹捧、跟红顶白成了这类华团的主要任务,会员同乡当上议员,不论民选还是官委,或者封什么勋衔,一律大版广告祝贺;职要生意开张、扩展营业、装修屋宇、儿女成家……全都照贺如一;主席开设什么“院”,或者吹捧为什么“之父”,还得在几家报章刊彩色全版,怕的是不够醒目引起主席不悦。

近来又有新发现:初选落选者,居然在“协商”下荣任主席或副主席;主席主持的生意或厂得了什么“认证”,也不忘恭贺一番,还放上全体理事职称以表示“与有荣焉”……

乌烟瘴气,吾不欲观之矣!

(2008.7.4.龙门阵.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