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领导人的气度


这是一则虚构却流传至今,令人省思再三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平息内乱后,设宴嘉奖有功人员。一阵大风把灯火吹灭,有人趁机调戏楚王爱妃许姬;许姬摘 下他头上的红缨,哭告楚王无红缨者就是调戏人。楚王没有立即召唤点火揪出冒犯者,反而下令:凡是头顶有红缨者尽数摘下。事隔多年,楚国被攻,楚王危殆,被 一位将军奋不顾身救出来。这个人就是当年调戏许姬的唐狡,他对庄王没有惩办他一直心怀感激而冒死报恩。

企 业家李光前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投资额相等,规模一样的两间厂,由两位性格不同、作风迥异的经理掌权。一位老老实实,不乱花钱,也不中饱私囊;另一位则极 尽挥霍之能事。前一位经理看不过眼,向老板投诉。李光前拿出两间厂的业绩表,和颜悦气说:你告人家乱花钱,可是业绩比你好,我怎舍得放弃他呢!

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领导人必须有宽大的胸怀,把眼光看远些,任何时候都以大局为重,同时要有容人之心。如果楚庄王为了爱姖而立即令人点火严惩冒犯者,日后遇难时,唐狡就不会舍身护主了;李光前若听了第一位经理的投诉就断然把另一位经理撤职,公司就损失一位长袖善舞的人才了。(日后如何控制,是另一回事。)

这样的胸襟,是成功的企业管理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目光如豆,只着重眼前利益,对员工斤斤计较,刻薄成性,或者为了个人恩怨排除异己,员工怎能死心塌地为公司奉献?又如何能够提高士气,增加效率,增长业绩?

有 人把第二个故事引用在大权在握的政治人物身上,说即使有不当行为,但是拿了钱之后有做事,就应当放他一马。这是不伦不类的比喻。私人企业管理人只需对老板 负责,只要老板认为在许可范围内,自然可以权宜从事。大权在握的政治人物掌握的是关系到国家人民利益的大事,人民公仆为民做事理所当然,怎能中饱私囊在 先,做事在后?默许或赞同这种行为,是怂恿滥权舞弊,把贪赃枉法合理化,要不得。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就是要明辨是非,活学活用,不是囫囵吞枣,乱套乱用。读史或听故事时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形而上学俗套,误人误己。

2009.4.9.《古城茶馆》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