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陈群川百感交集




陈群川是经济奇才,丹斯里林梧桐赏识他的才华,聘请他当云顶高原总经理,他把云顶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娱乐中心;1977年,马华总会长李三春亲自上山,邀请他担任马化合作社的总经理与马化控股的董事经理。他在马华臂膀机构全力施展才华,名声鹊起。

经济方面,陈群川把马化控股搞成华人大企业,又号召海南人成立大洋控股朝大企业进军;在他鼓动下,华社掀起一股聚小资本搞大企业之风。

在政界,他成功召集一群对华人前途有远见的华社精英,提出掷地有声的政见,被誉为华人救星,并在马华党争中获胜,成为马华总会长。不料树大招风,陈群川春风得意之际,因商业纠纷被控上庭,先后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锒铛入狱。

陈群川以马华总会长之尊,手下人才济济,为何不抗辩到底而认罪,至今仍是一个谜。期满出狱后,他处事低调;摆脱穷籍后,集中精力到祖籍海南投资,获颁海南荣誉市民。

若非格林奈在他出版的新书《主控官格林奈》中,承认他当年以“唆使、失信、操纵股市和欺骗”等15项罪名提控陈群川是错误的,他因此事深感“痛心”并向陈群川道歉,陈群川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人,已经逐渐被遗忘

格林奈是红极一时的商业罪犯克星,1992年因失信被判監禁1天及罰款之后,威信扫地;司法界人士的评论和新加坡总检察署的文告,已经清楚说明格林奈的道歉毫无法律地位;华社痛定思痛,对格林奈的道歉淡然处之;兔死狐悲的马华领导人,纷纷表示要协助陈群川讨回公道。唯有副总会长林祥才最可爱,要新加坡政府郑重向陈群川、我国政府及华社道歉之外,也卖弄才学,把陈群川提升到与岳飞平起平坐的高度,不伦不类,被网友归入BTC(福建话:没读书)群,徒留笑柄

马华同志们绞尽脑汁从陈群川的残余价值捞取廉价的政治资本,当事人却以平常心待之。陈群川是上帝信徒,他在“一切荣耀归于主”文告中,“感谢上帝的恩典与怜悯,还我清白,恢复我的自尊……让我们得以有尊严地继续活着。”马华领导人碰了一鼻子灰。

在海南岛的时候,陈群川获悉格林奈向他公开道歉,以“感交集”回应记者。大起大落的陈群川回首前尘,应该百感交集;当年听他的话,把毕生积蓄投资在华人大企业不在股价直线下滑时卖股票的小股东,应该百感交集。

2012.9.21.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许子根的一席话




910日,首相署部长许子根风尘仆仆到昔加末派钱,又马不停蹄莅临甲华堂,移交30万零吉文化节拨款;甲华堂首度迎来部长级人物,荣幸之至。马六甲民政党主席李雅发全程陪同,多位第一次涉足甲华堂的甲州民政党要也前来助阵。

前十五华团时期,笔者与许子根有数面之缘。30多年不见,难得他还记得我的名字,认我是“宗亲”;发言时,又以福建话的“你苦没我苦”称呼我,真是受宠若惊。

许子根滔滔不绝讲了近半个小时,切中主题兼条理分明,分析透彻,娓娓道出,语气温和却很有说服力。他记忆力超强,从1983年在槟城召开的华人文化大会谈起,讲到327文化升旗礼和文化节,讲到华社文化工作的艰辛,犹如重温历史,听者受用无穷。

职务攸关,许子根为首相和国家政策美言在所难免。管见以为,视极端分子为非主流派,劝华社不要被这些政客的排他言论挑衅而耿耿于怀,很有商榷必要。

眼前所见,是极端言论肆无忌惮,经已引发肢体冲突,令人不寒而栗;公务员使用高度种族性言论侮辱市井小民,见怪不怪;贪污滥权滥成灾,屡见不。这些人似乎视华社为仇人,处处刁难华裔,跟华裔作对。

非主流政客和公务员公然破坏种族和谐,权力在手的人怎能视若无睹?公务员不是政治人物,没有主流非主流之分,为什么能够“畅所欲言”?父母官说欢迎投诉,可是投诉之后,往往是石沉大海,不见回音,也不见“补救”措施。公务员依然我行我素,还摆出“你奈我何”姿态。

华社所求,无非“平等”二字;我们不要特权,无需庇护,只求公道。华人是参与争取独立的三大民族之一,是国家的主人。独立建国55年,华社在政经文教领域非但得不到公平对待,还得面对极端言论的威胁、公务员的刁难,情何以堪!

当权的主流派确实不认同极端言论,可是为何不能有效阻止这类言论一再出现?公务员执法双重标准,为何不被对付?为何不引用党纪对付发表极端言论的政客?公务员守则难道是虚设的,对付不了滥权的公务员?……凡此种种,都难以理解。

失去的权益一去不回,眼前利益一再被剥夺和削弱,人格不断被侮,华社怎能不耿耿于怀?当官的不尽职,没有或不愿及时遏渐防萌,反而以“忍”字诀劝导族人,无疑是低声下气的“认命论”另一版本。

2012.9.17.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2年9月14日星期五

马华炒冷饭



在婚宴上与马华党要同桌的朋友,告诉我们他的感受。他说,党要嗓门大又好谈,整个晚上滔滔不绝谈政治,一再提醒同桌的人不要被行动党蒙骗,说行动党为华人是假,取代马华是真。

党要以强烈语气说,来届大选,马华一定输到很惨,将会遵守诺言不入阁。巫统为了让内阁反映我国多元种族色彩,必定邀请行动党入阁,共同治理国家。

政治认识不很高的朋友颇认同党要的话,劝我们认真考虑投给谁。我对他说,这类话题已经不新鲜,马华很多年前就这么丑化行动党了,是每届大选必炒的冷饭。如果有效,马华就不会在上届大选输得那么惨。蔡细历如今重施故技,管用吗?

党要发表一个晚上的高论,只有一句说对了:来届大选,马华一定输到很惨。见微知著,民联在华人区召开的座谈会人山人海、举办的宴会一票难求而且出现假票,可以见出民心所向;执政党如果有必胜的把握,首相就不会为大选日期犹豫不决了。

执政党的座谈会有吃有喝,据说出席者还有车马津贴;民联的座谈会没茶没水,很多时候还得面对“无电供应” 的困窘;参加民联的宴会,必须买票才能进场。偏偏就有那么多人乐意站着等候聆听心仪的领袖到场发表演说,买票参加宴会支持反对党之外,还掏腰包乐捐,为什么?

林冠英说得清楚不过:行动党不要取代马华成为国阵伙伴,而是夺取政权当家作主。没有真正落实“一人一票”之下,华裔选民居多的选区不多,行动党不可能单独执政,必须依靠民联的力量才能改朝换代。

华人的共识是不支持伊斯兰国、伊斯兰刑事法和神权治国。前首相马哈迪和阿都拉、现任首相纳吉,都曾经肯定“大马是伊斯兰国”。纳吉更进一步发展了有关论述,宣称大马早已是一个比伊斯兰党主张的伊斯兰国更加“伊斯兰化”的国家。马华反伊斯兰国喊得那么大声,是否满意三位首相的表态?若不认同,为何至今不发一言?

以“不入阁”争取华人选票,是没有说服力笨拙的。掀开马华底牌,部长以下的官位,究竟多少位是靠走后门,被委为上议员之后才“荣登”斯职,光宗耀祖的,一目了然。独立以来,马华与巫统合作无间,配合得天衣无缝,正好可以装饰“多元”的门面,巫统怎舍得抛弃马华?

说这些话的人不是我,而是出自向来只当听众的朋友之口。

2012.9.14.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2年9月9日星期日

疑云重重的关丹独中



隆中华独中董事会因关丹独中批文和申请函不一致,去函教育总监之后,华社理应“静候佳音”,难以理解的却是华社忧心忡忡之际,一直站在前台的工委会执行顾问,坚决认为批文第8项“有足够空间让我们发展关丹独中”,应该“边做边厘清”,又说首相和副首相都曾经表明“关丹独中可以办统考”的立场,华社无须担忧。

工委会第一时间认同先斩后奏,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挺身而出为之背书。

魏家祥私自公布隆中华独中董事会的 来函之后揭露:“隆中华独中只要求教育部就批文第8条作出回复……教育部已经获悉关丹中华独中可以开办统考课程和考试,有无复函,都不影响关丹独中开办统考课程的决定。”官大人开口了,大规模的筹款运动,应该很快展开。华社何去何从?

症结所在,是处理关丹独中批文和见过批文的人都讳莫如深。一个说批文交给隆中华独中董事,要不要公布由他们决定;一个说我们还没详细研读,与工委会商量后才决定何日公布;一个说是全新的独中,一个保证和隆中华独中一模一样的分校;一个说批文和申请书无二致,一个说有差别;财大气粗的“领袖”则以排山倒海气势,拍胸膛说“我看过批文,保证没有问题,华社可以安心筹款建校”;魏家祥说“ 批文说以外的课程,就表示清楚关丹中华独中要的是统考…… 

华社喜滋滋期待复办关丹独中成为事实,不料秘而不宣的批文,被董总批为“变种独中”,质疑政府要华社出钱办国中;更大的意外,是批文曝光并被证实“就是原文”的内容,与董总揭发的弊端完全吻合,华社轰然。批文出问题,德高望重的人,改口说没见过批文……久候20年,等来的却是货不对办,华社怎不忧心忡忡?

相关各方不公布,神通广大的专栏作者却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批文,抢先在博客公布,是最大的疑云。是谁把批文交给他发表?用意何在?不是董总同路人的博主,为何要助长董总的气焰,让很多人难堪?隆中华独中董事会表示批文与申请书不同,隆雪华堂要求公开不同点不得要领;隆中华独中不是如早先所料要求教育部修改批文,而是只要求“澄清”第8条文……关丹独中疑云重重。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华文中学改制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口头保证打动不了华社的心。关键点依然是:华社应该出钱办国中吗?

(2012.9.10.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华总对甲州政府“不解及遗憾”



甲华堂举办文化节筹款晚宴,华总会长方天兴以贵宾身份致辞,对甲州政府只拨款2万,感到“费解及遗憾”。他认为区区拨款,显出州政府对全国华人文化节的了解不够和不重视之外,也有不尊重华社文化之嫌。他不希望华社的文化节,也像华文教育一样被政府忽略。

方天兴言人所不敢言,现场报以如雷掌声;方天兴道出华社感受,国际媒体纷纷转载他的讲话。“马六甲州政府不尊重华人文化”讯息瞬间传遍全球,文化古城声名远播。

文化节是前15华团发起的大型文化活动,原名“全国华团文化节”;华总接手之后,更名为“华人文化节”。州政府拨款资助是亲民,也是对华族文化的认同。甲华堂10年前主办第19届文化节,州政府拨款10万;记录显示,2009年,吉打州政府拨款25万;2010年,柔佛州政府拨款30万;2011年,沙巴州政府也拨款20万。

甲华堂主要理事6月中旬拜会首席部长,陈述争取拨款原委,言谈甚欢;首长表达州政府支持华社文化活动的政策,拨款数额则由行政议会决定,不料结果却是区区2万,与要求的20万相去甚远。

华社向来自力更生搞文化,州政府拨款赞助文化节是好事,可是各州政府历年的拨款,都没有低于10万零吉。正如方天兴所言,甲州政府“有不尊重华社文化之嫌”,甲华堂不屑嗟来之食,也不能为了钱置华社尊严于不顾,更不愿当范例,拒收是不二选择。

没有州政府拨款,文化节还得办下去,工委会保证所有项目照走,一个也不能少。“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工委会决定举办筹款晚宴,华社热烈响应,加强了工委会信心。很多人主动前来认捐、购买餐劵或介绍亲友参加;陈锦松 、蔡添强专程从首都驱车前来参加,与乡亲分享马六甲人的自尊与自傲。若非场地局限,出席人数必定不止1500人。

有报道说,某政党重量级大人物从中作梗,导致州议会只批2万。谁有如此分量,怎么说服州议会,颇费思量。不过,“划公仔无需划出肠”,甲华堂新愿景团队上台以来,一改前三届理事会以某政党马首是瞻作风,平等对待所有政党,华社有目共睹。

晚宴的热烈场面,清楚证明华社坚决以行动支持新愿景团队,甲华堂已经成功凝聚了华社,华社向心力重现。华社意志所趋,别有居心者心态不改,势将沦为民族罪人,子孙蒙羞。

2012.9.6.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