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培風心,同學情

我是1956年進入培中,1961年離校的。六年中學生涯,我們這屆同學目睹培風從東樓的一排單層教室擴展成為東南西北各有兩層校舍,見證培風在華社全力支持下蓬勃發展,體驗民族教育憑着堅韌生命力欣欣向榮,享受母語教育生機勃勃的豐碩成果。

令我們受用不盡的,是母語教育的熏陶和師長的諄諄教導。和所有培風人一樣,我們以培風為榮,更以掌握母語母文為傲,時刻不忘社會的栽培和師長的教誨,以回饋華社、服務社會為己任。

年华老去

幾十年過去,歲月在我們臉上刻下烙印。當年同時進入培風,同窗共讀的同學,都已白髮蒼蒼,垂垂老矣!回首前塵,我們無愧於所受的教育;瞻望未來,我們依然滿腔豪情,要在有生之年為母校多盡感恩之心,為華教多一份付出,配合華社,确保民族教育在這塊土地萬古長青。

凝聚力強、感恩心重,是我們這屆同學突出的特質。提起初中第25/高中第3屆同學,老總務張雅山先生總是蹺起姆指稱讚我們的表現,贊賞我們愛校之情數十年如一日,肯定我們感恩之心很可取。

得此殊榮絕非偶然,而是長時期的耕耘和表現。

缅怀旧日情

1981年離校20周年時,同學們緬懷六載同窗的黄金岁月,珍惜歷經考驗的同學情,決定舉辦聚餐,讓久未謀面的老同學聚首話舊,相互勉勵。

反應非常令人鼓舞,幾十位同學開懷暢談;憶起崢嶸歲月的意氣風發,学习生活的甜酸苦辣,點點滴滴湧上心坎,笑聲不絕,激情不減。

當時就想到:如果聚餐目的只是讓同學們互訴勞燕分飛之苦和重溫昔日溫馨歲月,未免太過單純,意義不大。社會栽培我們,母校養育我們,怎能不有所表示?當時就有這樣的共識:應該以實際行動來盡一份感恩之心,為母校做出一些實質貢獻。

經過討論,決定籌一筆清寒子弟助學金,存本用息,協助家境清寒的學弟學妹完成學業。

捐献助学金

一呼百應,同學們紛紛響應,認捐數目可觀。原訂目標一萬元,結果交到董事會的第一筆款額超過二萬,以“初中第25/高中第3屆助學金”之名存放董事會,存本用息。

繳交第一筆捐款之後,同學們又在娶媳嫁女或其他喜慶時,繼續捐獻。今天,這個戶口母金已逾四萬,每年有數十位學弟學妹受惠。

第一次聚餐使同學們回味無窮,紛紛問什麼時候再來。當晚決定經常舉辦,准備印通訊錄,方便聯系,互通音訊。

接下來的聚餐不訂期舉行,分別由陳其樹、戴佛恩、楊建築幾位做東。

响应翻建礼堂

1990年,初成立的大會堂主辦《精英文化義演》籌母校翻建禮堂基金,我們發動同學捐獻,成績不菲,總認捐額四萬餘元。

1991年離校30周年,同學們認為有必要加強聯系,多見面,決定:每年舉行聚餐,費用由四人分擔;為了方便定居外州的同學,日期訂在春節初二。

自此以後,每年春節初二都是我們相聚的日子,從未中斷。慣例形成,大家都盡量安排時間,非不得已絕不錯過。我們從來不會擔心找不到東主,同學們都很自動、很踴躍響應,有些同學還得等幾年才輪到。每年席數在十桌至十五桌之間,堪足告慰。

1999年,我們做了一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出版紀念冊。

再出纪念刊

初中畢業那年,我們原本有意出版紀念刊,由于華教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全國學潮不斷,種種原因使計劃胎死腹中;1961年高中畢業時雖然出了紀念刊,但是我們認為重頭文章《三年回顧》臨時被校長抽了出來,美中不足。

《三年回顧》記載了高中三年學習生活的點滴和變化,很有意義,被抽出來令我們很有失落感。這個遺憾終於在離校38年後得到補償。我們把這篇富有歷史意義的文章當序文刊在紀念冊前半部,讓同學們重溫當年溫馨歲月。

紀念冊的個人近照喚起大家的甜美回憶,紛紛拿出當年的紀念刊對照,變化之大,令人有歲月蒼桑的無奈。

设立写作奖

2001年,我們又創一個新紀錄。為了回饋社會和鼓勵母校老師及同學勤奮寫作,成為文壇出色的寫作人,我們設立了《馬六甲培風中學高中第3屆、初中第25屆寫作獎》,簡稱校友寫作獎,凡刊登在校內及校外刊物之華文作品皆可申請,由校長、教務主任、華文主任及華文老師甄選,每年在學期末集會上頒發以示慎重。

2001101日,我們把籌獲的二萬餘元交給母校,并正式具函校方,翌年起開始從利息收入中發給獲獎老師或同學。

回忆中无歉疚

回顧我們走過的路,一步一腳印,我們深幸為母校做了一些該做的事;不厭其煩寫出我們的培風心同學情,不為什麼,只希望拋磚引玉,激勵大家發揮培風人精神,為感恩母校,為發揚華教貢獻力量。

2009.5.27.重修)

2009.6.13.刊载于培风校友会《思源报》特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