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星期六

歌曲的力量

本届大选,行动党取得创党以来最佳战果,马华惨败,成绩比最差劲的1969年还不如。


有人批评马华选择<大约在冬季>为竞选主题曲不当。冬天气压低沉而且冷酷肃杀,怎能起激励作用?又怎能反映高昂斗志?改编歌词的拿督蔡金星或许受了诗人雪莱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感染,相信春天已在召唤。


改编的歌词如”不管有多少的风雨,我们依然紧紧相随……不要再迟疑,无需在寻觅,你的选择就是在这里……”意境虽佳,但是文绉绉,哪有奋起意味?反而是行动党进行曲式的”改变,为马来西亚……”更能激励士气,振奋人心。


歌曲的力量不容忽视。楚汉相争,项羽背水一战,屯兵垓下,被刘邦重兵包围。刘邦采用张良计,雇人大唱楚国歌曲。项羽一心逐鹿中原,或不为所动,但是楚国士兵远离家乡征战多年,听到家乡歌曲不觉泪下,丧失斗志而无心恋战,纷纷逃走,项羽仅剩百余人突围,在乌江自刎身亡。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西方也有一曲成大业的例子。18世纪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马赛士兵就是一路唱着唤起爱国心,宣扬爱国主义的<马赛曲>挺进巴黎,建立第三共和国。


中国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抗战时期的<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等慷慨激昂歌曲,发挥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逐使热血青年走上抗敌卫国之路。


解放后创作的歌曲,独领风骚的传世之作,非<歌唱祖国>莫属。这首歌颂新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气象和亿万人民意气风发精神面貌的歌曲,歌词凝练集中,形象鲜明生动,唱出对祖国充满希望的美好心声。充满激情时代,唱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时,能不热血沸腾者,又有几人?


超过半个世纪以来,<歌唱祖国>一直是群众喜爱的歌曲,重大场合非唱不可。香港、澳门回归,会场播的就是这首歌;2001年北京取得奥运主办权当晚,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就满怀激情重复高声唱;最近的抗震赈灾演出,也以这首歌压轴。


群众歌曲必须配合澎湃激情才能唱出内涵和韵味。1995年曹汀指挥上海乐团管弦乐队及合唱团灌录的<大江东去>CD收录的歌唱祖国,以艺术歌曲唱法演绎,就没有建国初期和<东方红>中演译得那么撼动人心。


马华早知本届大选情势不妙,却又选择流行歌曲当战歌,难道真的是”大势所趋”吗?


2008.6.7东方日报《龙门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