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6日星期五

干捞


拿督翁诗杰未当正部长的时候,曾经用“干捞”字眼抨击滥用华小拨款的人,顿时成为热门话题,人人关注。

“干捞”两个字的确传神,指的是夺取不属于自己、不应该拿的财物。翁诗杰当时讲的是某华小获得三万令吉拨款装修校舍,真正用在装修的费用却只有三千,剩余的钱不知去向。

华小长时期受不公平对待,好不容易申请到政府拨款,不好好运用在改善课室和学生安全方面,反而把九成款项纳入私囊,孰可忍不可忍?翁诗杰出头,大快人心,可惜随后的指示“管自己部门的事”使翁诗杰不得不偃旗息鼓。

坐正部长大位后,翁诗杰承诺彻查港口事件,人们殷切期待“新官上任三把火”带来好消息,岂料结局与“干捞”事件无二致,令一心想看好戏的人大失所望。

俗语“干捞”来自民间,是民间现象的反映;华团既是民间组织,领导人素质又良莠不齐,难免出现类似情况。

循规蹈矩、照章行事、不逾越权限的华团领导人不少,但是“树大有枯枝”,害群之马总是存在的。他们纠朋结党,夺取领导权之后为所欲为,不把章程看在眼里,也不顾团体利益,什么民族事业、民族大义,统统置之脑后。

友人日前交来一份检举某华团主要领导人的文件,他说不知谁人放在他家信箱,阅读之后觉得饶有趣味,拿来与我共享。

一 般上,支出款项必须以正式单据为凭。可是根据这份文件,只由主席在传票上写出开支项目,不见供应商或餐馆的任何单据。其中一张传票共有四项支出,最大一条 是自由餐费,也是没有单据。更可笑的是批准人和经手人都是主席本身,“收款人”项下是空白,也没正式收据。真不明白内部查账是如何核准这样的现金支出。

华团经常成立小组执行某些指定任务,原本为了方便行事,却不幸成为居心叵测者的工具。他们利用这些小组只需向理事会报告的便利,更知道华团理事大都抱着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心态,于是只手遮天或巴结臭味相投者互相掩护,公款私用。

干捞使政府拨款达不到效果,华团领袖假公济私把公众捐款纳入私人口袋,都是违背民意的行为,罪无可逭。

(2008.9.26.东方日报《龙门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