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星期日

马华的“中道”精神




马华在近二届大选惨败,沦为7-11政党,为什么?马华总秘书黄家泉说:是华社错误解读马华的结果。

黄家泉说:长时期以来,马华领袖忍辱负重,是为了“在动荡或动态的社会营造和谐,寻找一个平衡点,走的是中道”,可惜这种精神被曲解为“懦弱”,甚至被诽谤为“卖华公会”。他进一步说:“这对马华是不公平的,因为马华的处理方式有其历史考量,而不是像行动党般‘喊打喊杀’;马华不是害怕,而是不愿意制造大矛盾,重要的是各族能在这个国家和谐生活。”

乍看报道,真有为马华喊冤叫屈的冲动,冷静思考,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何谓中道?中道是佛教的核心价值,相对于二边而言,包括有无、苦乐、生灭。释迦牟尼认为中道应远离二边,才能达致无我、空的境界;星云法师说:“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离二边之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中道是佛教术语,黄家泉推而广之,运用在政治策略,还加上“历史考量”和“种族和谐”因素,堂而皇之。不过,政党的表现,不能单凭理论,而是政绩;说得天会乱坠,交出来的政绩一塌糊涂,怎能取得华社信任与好感?

黄家泉不必引经据典,用高深的佛理为马华辩护,典范中文的“中庸之道”,已经足以解释了。黄家泉说的追求和谐、寻找平衡点,说白了,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精粹,与世俗观念的折中、妥协和无原则截然不同,而是为人做事应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

独立以来,华族在政经文教领域的权益江河日下,马华难辞其咎。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华小虽然被纳入国家教育主流,华社要求制度化拨款、在亟需地区增键华小、彻底解决合格华文师资短缺问题……都得不到应有的回应。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华社要求的只是“平等”二字,一点也不过分。

黄家泉把立国之初的社会契约抛诸脑后,以寻求“和谐”为由,辩称马华达不到华社要求,是为了“不愿意制造大矛盾”,这个说法是很牵强的。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是民主真谛,争取应得权益是民权,怎能说成“制造大矛盾”呢?马华参与执政逾半世纪,依然不能说服友族尊重华社的意愿,不是无能,就是失职,无需多费唇舌。

理性争取应得权益,何须“喊打喊杀”?华社要求马华“硬起来”,不是拿刀拿枪冲上前厮杀,而是不能轻易放弃大原则,也不是折中、妥协和无原则,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到底,要以民族利益挂帅,不能以个人得失作为衡量标准。

马华特大通过入阁议案之后,华社等着看的,是廖中莱领导下的马华如何当家又当权,善用华裔的政治力量,维护华社尊严,不是马华职要逞口舌之能,为连串失误辩解。

2014.4.7.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