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找错对象



鲁迅笔下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代表人物,精神胜利法最显著的错误,就是找错对象。

阿Q出身赤贫阶级,他和常人一样有满腹牢骚、满腔愤懑和无数冤屈,社会条件却不允许他发泄,只好把自己的不幸转嫁给比他更弱势的人,如小尼姑、王虎、小D 之流,从这些小人物的痛苦表情和哀求声中得到满足感。

阿Q是悲剧人物,他死后不但没有人为他平反,也很快被人遗忘。更糟的是他留下来的精神胜利法成为人人厌恶,避之则吉的负面遗产,被他人冠上阿Q称号更是奇耻大辱。

阿Q精神其实是永“存”不朽的。这是由于精神胜利法不仅体现在阿Q一个人身上,其他人身上也能发现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影子;即使在阿Q被枪毙近一个世纪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得到阿Q的真传而不知。

华团也出现这类人物,不幸的是笔者也被牵连。

甲华堂二度变天,华社额手称庆,无不对新领导层寄以厚望,却有人看不顺眼,出道难题看新愿景团队如何应对。

五个被海南会馆开除或冻结的人,联名写信要求甲华堂为他们“所受的冤屈”平反;呈信的时候隆重其事,与执行秘书约好时间,又请摄影师拍照为证。交信后还发新闻稿和照片给报馆,用意显然是要让马六甲人知道他们已经有所行动。

其他华文报是否刊登不得而知,笔者看的几份,都没见到相关的报道。甲华堂则是认为海南会馆虽然是会员,却是独立的团体,对会员采取纪律行动是内部事务,大会堂不能干预,否则就是不尊重。提到理事会议的时候,没有人认为应该有任何跟进行动。

日前接到友人的短信,说他在咖啡店听到其中一人对同桌喝茶的朋友说,这封信不是为难甲华堂而是针对我,因为我当时是纪律小组成员,是这个小组建议采取纪律行动的。针对我却又写给大会堂,莫名其妙!此等行径分明是阿Q精神特质中的精髓--“找错对象”。

鲁迅笔下的阿Q虽然看到了革命可以令他提高社会地位而扬眉吐气,却因无知和愚昧,稀里糊涂被人革去了命;阿Q行刑前尚且无师自通喊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后又是一个……”,人丛里还发出豺狼般的嗥叫“好!”;这班人之中有学士级人物,肯定不是愚昧无知,却也如阿Q一样找错对象,更无人叫好。如此居心,姑且模仿“奴才的奴才”,称之为“阿Q还阿Q”!

(2011.9.23.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