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团拜和聚餐
春节期间到我国渡假的中国游客,无不翘起拇指赞赏我们庆祝春节的热烈场面,比原居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他们深感意外。中国大使馆官员也说,他们就如同在国内过节一样温馨,毫无“人在异乡”的感觉。
华社肯定有不少人听了这些赞誉感到飘飘然,不期然萌生“看我们的!”自豪感,却很少人能够深一层思考:表面热闹而内涵匮缺,徒有形式;欢庆过后一哄而散,没有留下任何思考空间,意义不深,作用不大。
主流媒体特着重报道达官贵人抱拳互相祝贺,免费为大人物、政治人物宣传,更是削弱了内涵。刊出的照片显示,抢着吃免费餐,争相与“大人物”握手,挤到镜头前强要“入镜”的庸俗之徒,大有人在。
华团领袖声嘶力竭高喊礼俗革新,成效不显著;唯有团拜这一环节得到良好响应,已成风气。可惜的是几十年下来,一些华团的团拜变了质,成为展示领导层势力的大拜拜。政治人物乐得出席这类聚会,露出亲切笑容体现“亲民”形象;大选前夕更是倾囊而出,铆全力争取选票。北马一个领导性华团,有一年就因邀请同一政党,却属于不同派系的领袖到场而引起争论,双方支持者事后爆发激烈的文告战,贻笑大方。
一些善于巴结当权派的华团领导,擅长利用团拜培植势力,为朋党塑造形象。仰承的政党领袖是主宾,没到场,团拜不准开始。主宾一旦现身,团拜会就环绕着主宾进行:开场白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主宾上台掌声雷动,主宾致词屡屡被热烈掌声打断;主宾离场,领导层哈腰鞠躬殷殷相送,犹恐脸上的“未能久留”惋惜表情不足以感动对方。
政治人物之外,权贵也是巴结对象。非会员无所谓,沾上边就行,乡团尤甚。膺勋会员通常会在团拜会上领取团体致送普通的贺盾,牌匾这类价昂的贺礼只是颁给拿督级的膺勋者。有人由于得到太平局绅的人和他有利益挂钩,力主“破例”送牌匾。这位“贵人”无暇亲领,又因家里牌匾太多无处安置,把牌匾“暂放”团体办公室经年,几年后还没领回,成了“热面孔贴冷屁股”的经典笑话。
同学朋友之间的新春聚餐就比较单纯,浓郁的同学情朋友义弥漫,真诚消弭了市侩,亲切掩盖了虚伪;餐费分担,没有主宾之分,气氛融洽。这类聚餐最能持久,沈老战前同学春节聚餐历数十年不衰,岁月流逝使成员逐个老去,虽然已经不能凑足一桌人数,还是照样举行,就是明显例子。
(2012.1.30.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