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华团提升了,还是沉沦了?



a时代向前迈进的脚步永不停顿,天地万物该提升的就得提升,改不了、跟不上必然被淘汰。凝聚华人群体的华团组织,有随着时代相应提升吗?谈了几十年的礼俗革新,见到效果了吗?

1986年8月,《马来西亚各州华团华人礼俗革新工委会》为了提升华团素质和规范化发扬华族礼仪的优良传统,提倡简朴与节约精神,摒弃诸如迷信思想、虚伪形式与繁文缛节的陋习,通过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出版《华人礼仪范例》,列出有关婚礼、丧礼、节日及集会的改革建议。

20多年过去,当年标明要铲除的陈年陋习依然挥之不去。一直在喊的“守时运动”见不到成效,“公匙公筷运动”也已经打回原形;华社的宴会仍然避免不了繁文缛节,过多的致词,赠送纪念品等仪式,拖泥带水,令出席者深感烦扰,也降低了素质。

华总曾经召集专才草拟了洋洋大观的《马来西亚华人思想兴革行动纲领》,就文化、社会、经济、教育与人力资源、政治组织、科学与工艺、种族关系、宗教礼俗等领域做出兴革建议,但是公布过后有没有落力推动?今日又见更具规模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且看能否达致目标。

华团素质能不能提升,决定于领导人素质。主席和总务是团体的灵魂,早期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主席要有“财”,总务要有“才”。经济挂帅之下华团变得市侩化了,偏重钱财而忽略了素质、品德和才能;主席和总务只要有钱又肯出钱,什么敢怒敢言、清廉正直、不畏强权、忠于职守,都不重要。“财”重于“才”观念下,华团素质怎会提升?

今年至少有两个全国性团体改选竞争剧烈,双方极力凸显的不是理念而是互显“财势”。南马某州迟迟不表态,两位竞争者竞相来请客,菜肴都是贵重的鲍参鱼翅,极尽奢侈之能事。据说单是这类宴席,就有六次之多!

政党介入华团也是主因之一。党团不分见怪不怪,华团领导人热衷于衔头,服务族群成了次要或干脆忽略,反正社会上不乏锦上添花、歌功颂德之人。有人为了拿不到梦寐以求的拿督衔头而大发雷霆,还恫言辞职呢!

多方影响下,不加入大合唱的华团已是凤毛麟角,华团要恢复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凝聚力,发挥压力集团角色,难乎其难!礼俗兴革、提升素质等等,放在脑后吧!

(2009.10.16.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