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星期五

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能够填饱肚子视为第一要事,见面第一句不问别的,就问:“吃饱了吗?”

解放前的中国民不聊生,贫户人家大量吃糠咽菜、逃荒要饭以及卖儿鬻女、饿孚遍野,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毛泽东深知国情,搞革命时主张“农村包围城市”,与共产国际以工人为革命主力的指示背道而驰,结果证明他是对的。解放后,他始终把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力主“以粮为纲”,号召人民“广积粮”。前领导人赵紫阳、万里两人就是在西北时期搞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功而备受人民爱戴和怀念,当年流传这么一句顺口溜:“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

马尔萨斯著名的《人口论》就是环绕在解决吃饭问题,也有经济学家以三角形比喻一般人的欲望:最底层图温饱,依次上去是生活安定、物资享受、名誉地位、权势;能够爬到顶峰的只占少数,绝大部分人只能达到底部第一、二层。足见吃饭是人类共同问题,放诸四海皆准。

商业社会,芸芸众生“为了吃来为了穿”汲汲营营,低声下气看老板脸色,无非图个吃饱穿暖。

刻薄成性的老板深谙此理,惯于用砸饭碗手法控制工人。“如果我没开设这间厂,你们全家人都要饿肚子”是这类老板的口头禅。严厉对待偶尔犯错的员工习以为常,找借口开除看不顺眼者,也非罕见。

在营业方针、管理方法与他意见相左的高级员工,也是千方百计砸他的饭碗,不惜撕破脸皮,设圈套让对方自投罗网。

更有甚者,对恨之入骨的属下,砸了人家饭碗还怀恨在心,严令在职员工不准与此君来往,私交也不行。

友人工作的公司就有这么样的老板。某饭碗被砸的员工深受属下爱戴,老板虽禁止与他来往,但是基于同事之情,还是常接触,喝茶吃饭。选择的地点都是老板不去或少到的地方。

事有凑巧,有一回偏偏让老板碰上了。老谋深算的老板当场是沉着脸不出声,第二天到公司才大发雷霆。一个一个调去问话,认定其中一位是“主谋”之后,就诸般为难,教身边的哈巴狗散播“内奸”消息丑化他。这位二十多年的老员工最终是被迫自我离职。

语云:“一种米养百种人”,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这类老板也是典型。

(2010.1.15.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