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老同学到访
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当晚,化工系的韩长光问我要许之镇的地址电话,我告诉他手头没有,但是可以从之镇亲戚那里拿给他。
之镇的母亲是冯光昆仲的堂姐,回马六甲后,我向他们提起这回事。事情就是这么巧,过了几天,振轩先生来电话,说我要找的人正在他家,邀我当晚与他们共进晚餐。我喜出望外,立即答应了。
我与之镇在培风母校同窗共读六年,之后一起投考南洋大学。他念理学院的化学工程系,我念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两人虽不同系,在云南园学习时却是住在一起。同房四年始终和睦共处,在南大是非常难得和罕见的。
之镇的父母兄长定居美国,中学毕业后原可以到美国深造,可是他选择与我们一起到南大。我们经常取笑他拿美金过日子,他毫不在意。
拿到学位后,他别无选择地到美国与家人团聚,就此落地生根,难得回来。
1970年代中期,我有缘与他在马六甲见过一面,只是他来去匆匆,未能与其他同学相叙。自此以后,我们就少联系了。
近40年时光一晃而过,我们又在冯氏昆仲牵引下重逢。思及青葱岁月的峥嵘和如今的两鬓霜白,不胜唏嘘。
我把之镇回来的消息传达,同学们都很高兴,约他第二天一起用午餐。临时召集,共有十多位同学出席,大部分是离校以来第一次和之镇见面,言谈甚欢。
上星期六是同届的郑杰生为子完婚,我们都被邀请出席。主人家知道之镇回来,盛意拳拳要他过来与同学们相聚。
席上,我领着之镇和同学一一见面。离开马六甲近50年,他已经记不起大部分同学的名字了,但是同窗之情很快就被点燃,一个紧紧的握手和简单的几句问候,已足以表达一切。
之镇与亲戚有约,未散席就离开,我与林源庆送他下楼,依依惜别。我们三人在学生时代常在一起,又同在云南园学习,感情至深。此次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我们提起同学们每年都有几次聚餐,他非常惋惜说可惜他身在异国,不能与我们同欢共乐;提及我们离校以来感恩母校和回馈母校方面的表现,他说:没想到离校这么久,你们还惦记着母校的恩惠,还在为母校尽力。
之镇虽然人在大西洋彼岸,但是对母校的栽培还是心有所系的。1981年我们纪念离校20周年,为母校筹清寒子弟助学金时,我写信告诉他,他立即寄来100元美金支持我们。
明年是我们离校50周年,打算大规模庆祝,我们都很希望他到时能够回来参加。他虽然未置可否,但是从他的脸上,可以体会他是多么愿意配合我们为母校作出贡献。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之镇掀起同学心中的涟漪,这个涟漪将永志胸怀。我们相信,之镇一定带着浓郁的同学情和培风心回到他定居的国度,和我们一样情牵马六甲,情牵培风。
(2010.9.28.南洋商报《古城茶馆》)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