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油糖起价商民叫苦
抵达海口当晚,有幸与旅行社老总喝咖啡聊天,了解中国人对大马的一些感受。
他说,十多年前到马六甲,见人人有屋,户户有车,市区车水马龙,羡慕得很。去年重临,情况没什么改变,感觉却截然不同,反而有些同情我们。
这么说,大出我们的预料,忙问何故。他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车子虽多,大都是旧的小轿车,海口车辆不比你们少,而且都是新款的大型车,你们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赶不上了!”
我与乃益赶忙解释说我们这里的公共交通差劲,很多住宅区不在巴士的服务范围,没车出门很不方便。家家户户有车确是事实,一些家庭甚至有三四辆车也不出奇。负担重,哪敢随便换车?
十多年前到海口,街道上的车辆的确不比马六甲多,如今不但数量远远超越我们,还是车款新、耗油高的大型车。海南岛的汽油价格是每公升人民币7.58元,比我们高出近倍,车主似乎全不在乎。
泛泛新交,我当然不会对他说我们这里M型社会的趋向越来越严重。百物腾飞,入息却没有相应提高,市井小民只能束紧腰带,省吃简穿度过难关,哪敢妄想换车换屋!
回到马六甲没几天,就读到“第二波合理化政府补贴行动”的报道。所谓“合理化”,就是全部或部分取消原有的补贴;换句话说,就是起价的代名词。于是,RON95汽油、柴油、天然气、白糖……应声而起,商家与民众喊苦叫惨。
可以预见:厂商和小贩的成本水涨船高,加剧连锁性影响,另一轮的通货膨胀已近在眉睫。受苦的,是广大的消费人;低入息群体更是百上加斤,有口难言。
政府的决定,无权无势的普罗阶级只能默默承受。只是选择开学在即、年关将届之际起价,时机不适,怨声四起是必然。
百姓何求?无非收支平衡,过安定平稳的生活。政治口号喊得多么高昂响亮,也只能刺激神经于一时,激情过后还是要回到现实。独立53年,我们进步了多少,人家又迈进了多少?为什么我们会被批评为原地踏步?
政府喜欢拿我国的物价和邻国相比,尤其是油价的差异,更是有力的筹码。可是单单比较价格而忽略其他因素,既不符合学术上的要求,也难以服人。百姓的感受,才是“点滴在心头”。
“合理化”取消补贴已是国策,可以改变吗?华堂青最近举办的《绩效、转型的马来西亚》公民社会讲座几位主讲人已解答了这个问题,出席者当会知道答案是什么。
(2010.12.10.南洋商报《城人话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