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迁校和拨款



华教面对的困扰之一是一些华小人满为患,一些则生源不足;建新校难上加难,把学生少的华小迁到华人集中的新地区是当前可行之道。马六甲培风第一华小正面对这个抉择。

培一位于市区交通要冲,安全考量使家长宁愿把子女送到附近的培德和育小,导致培一学生人数极不理想。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迁校建议,一直没能落实。

5年前,培风六校联合董事会董事长冯秋苹律师成功征求陈群川将古鲁蒙一段5英亩地段捐给培风中学;鉴于培一亟需迁校,六校联合董事会决定将这个地段作培一迁校之用。

培一虽然得到政府拨款300万,却加了“不准对外筹款”限制条款,新校舍建筑费需450万,不准对外筹款,怎么够用?订下的条件不能违约,培一董事长杨秀崇于是想到卖掉现有校地和邻近5间老店屋来补足,引起“主权归谁”争议,华社议论纷纷。

培一现址和邻近5间店屋是曾江水、陈齐贤两位先贤于1914和1915年先后购赠给“培风学校”的,其时尚未有培风第一分校。1925年,培风学校增设初中部。1939年,殖民地教育部不准小学和中学共用校舍,初中部迁往他处上课。

二战后,培风学校正名为培风中学,小学部以“培风第一分校”命名,依法令注册,在培风学校原址上课。培群、培才也易名为培风第二及第三分校。

献地的时候,“培风学校”是受益一方;培风中学的前身就是培风学校,理所当然是这些产业的合法业主。若否,土地局怎会接受培风中学董事会委任的信托人?可见于理于法,培一董事会都不是主权拥有者。

“钱不够用”显然是症结所在。华小独中无时不面对孔方兄的刁难和牵制,都是靠群策群力,联合各方力量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才保住华教的根,什么时候要像败家子一样因“维持不易”卖祖业过日子?


华教从来就是在逆境中成长,集体智慧肯定强过个人判断。没有群众意识,有事不摊开来商量而独断独行,最终必定碰得焦头烂额,成为千夫所指。

里应外合致命又难防,已有风声传出有人的兄弟对争论中的地段深感兴趣,也有人意图染指却不便出面……报纸刊载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不足为人道、不便公开的内里乾坤,华社不能掉以轻心。

(2010.6.18.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1 条评论:

  1. 祖业断不可变卖!这是马六甲全华社的资产。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