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水灾的省思
连下两个昼夜、雨势不大的霪雨,低洼地区又见水患。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 善于运用辩证法体系解释哲学、科学、艺术、政治和宗教历史的黑格尔是18世纪末的人,这句话虽然是他的名言,可惜不适用于21世纪的马六甲。
水灾重区默迪卡花园、万家镇、加林花园和瑪琳一带,一雨成灾已不是头一回,每一趟都讨人厌,从来就不是喜剧。这一回发生在华人最重大的节日春节前夕,更是令人在莫可奈何的同时,不能不质疑马六甲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州”。
或曰:此乃天灾,上天的意旨,谁也阻止不了。
某些国家人民对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2%、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满意度为89%的今天,还以“天意”来掩盖疏忽和办事不力,莫非把人民当白痴?
是否有雨、会不会下雨,也并非完全“看天”的。北京奥运开幕当晚,气象预测鸟巢地区将下倾盆大雨,结果由部队发射1200枚火箭驱赶云层,开幕礼顺利进行。预测准确和技术先进,举世赞叹。
我们当然不能期望政府有同样的能耐,但是多年的一雨成灾,难道没有给当政者一些警惕?不能控制天,但是对雨势的大小、水量的多寡、蓄水池容量……总能把握得到吧?怎能灾情恶化了才劳师动众,由父母官冒雨带领记者到蓄水池拍摄溢出来的水?有人以“汹涌澎湃”形容水势,传神至极。
事先,父母官已经和反对党议员就“是否放水”起争执了,带记者到现场,目的是揭穿反对党“放水”的指责不是事实。明眼人看来,这个大阵仗只能起自圆其说的宣传作用,于事无补。
俗语有“未雨绸缪”之说,就是提醒我们要事先预防,不要亡羊补牢。明知聚水区大雨,蓄水池将因上游水量大增而满溢,怎么不逐步放水,预存空间让蓄水池能够容纳增加的水量?没有洞悉先机之明,水淹上门了,才把责任归咎于“涨潮”,怎会服人?
可见放不放水,不是关键所在,问题在于什么时候放。适当的时候放,可以避免灾祸的发生;不适当时候放,就是灾难。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大禹治水成功,用的是“疏导”;如果他像鲧一样采用“堵”之策,肯定逃不过杀头之祸。大禹是临危受命,主持大局的人不应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榜样,而是该有先知先觉的睿智,及早发现问题所在并解决之,不是等事态恶化了才来逞英雄。有管理行政经验的人,都懂得这个浅显的准则。
(2011.2.7.南洋商报《城人话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