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华社何曾重视文化工作者
传媒大篇幅报道陈容骤然离世,华社一片哀悼声。陈容当年在新马艺术歌曲比赛中以意大利歌曲《请你告诉她》夺魁之后,远赴意大利罗马深造,进入欧西摩歌剧院修习歌剧表演,被推崇为“最优秀的青年男高音”,曾获聘于德国Dresden国家歌剧院。
陈容回国后从事音乐教育和演唱生涯,在无数慈善会义唱;他虽然被誉为“第一男高音”,但是从他四十岁时感叹“存不到一万元”, 可以体会他在经济上的困窘。
悼念文章都提出文化工作者不被重视问题,感叹国家社会没有照顾这些人,这是实情。
我们的国家可以因流行歌手、电影明星“在国外扬名”而发奖金、封拿督、委为“形象大使”或“旅游大使”,享受国家一级待遇;国家乐团不惜高薪礼聘外国乐师,商贾可以耗巨资请外国歌唱家来演唱,却不把本地人才看在眼里,任由文化工作者自生自灭。国家虽然设有文化活动津贴金,可是究竟哪些团体才能得到“眷顾”,不言而喻。
华团喊提倡健康文化、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几十年,却始终停留在讲的阶段。商人入主华团蔚然成风,对文化工作者更是嗤之以鼻;政党入侵华团之后,领导人忙的是往上爬以及名和利,哪会把心思放在文化工作?偶有出现坚持理想和社会正义的领导人,也因敢怒敢言敢行动而得罪权贵,导致事业受干扰、个人被诬蔑、重提在外国已被定案的案件,非把眼中钉置于死地不可……
前十五华团属下的文化工委会是唯一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推动表演艺术、培养演艺人才的组织,是文化节和几场大规模文化活动的主要推手,还为《华团文化基金》筹了近百万款项。可惜华总接过手之后,无意根据早前拟定的宗旨目标好好利用这笔基金,也没有妥善管理者全国文化工作者辛辛苦苦筹来的钱;20年过去,这笔钱去了哪里,还存下多少,未有明确交代。
陈容在事业巅峰之际撤手人寰固然惋惜,可是曾经忘我、孜孜不倦推动健康文娱、为文化事业作出无数贡献,已经逝世的张景良、许元良、李霖兴、陈徽崇、姚新光、陈洛汉等杰出文化工作者,除了陈徽崇有幸为某大集体作曲而在死后得到国家文化奖之外,其他人都是默默而终,他们的名字似乎被社会遗忘了。为陈容扼腕,不应忽略这些人的遭遇和贡献。
(2011.3.28.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