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转赠捐款


马六甲行动党终于把义卖倪可敏演讲光碟的1030令吉义款转赠武吉波浪华小。为了向社会交代,负责人在记者见证下移交义款,公布收条以昭大义。

这笔钱原本捐给爱极乐华小,可是该校董事长吴奕新与董事部法律顾问古乃光指这笔钱暨“敏感”又不符合校方筹款程序而拒收,武吉波浪华小才有机会受惠。。

捐钱出自善意,对方不肯接受是很尴尬的事;该校如果一早就公布“能够接受”的筹款程序,尴尬场面就不会出现了,可惜恶补行动至今未见。

华小缺钱数十年如一日,亟需孔方兄来提升软硬体设备,从来没有拒收捐款的事。爱极乐华小开了先例,万一不幸沦为样板,同路人“有样学样”,华教前途堪虞。

武吉波浪华小董事主席黄允禄说得好:“社会人士来自各种政治背景,我们不能因为对方是在野党,就拒绝别人的款项。因为对方是捐给学校,又不是捐助我们个人,身为学校的一分子,我不能不接受……为了学校,为了华小,把捐款收下并没有错。”

放眼华社,敢于这么坦率说出真心话的华团领导,屈指可数。不少领导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方便行事,鼓吹党团挂钩的好处,活动等行政议员拨款,迁校等中央政府拨款,还再三喊话拨款一到就立即进行。这类沽名钓誉领导人的思想与华社脱节,行动配合不上;持有此等心态,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政府固然有责任资助民间团体的健康活动,教育事业更是政府义无旁贷的任务。但是制度化拨款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之前,民间的捐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捐款不论多寡,都是心意的体现,寅吃卯粮小民的一百几十令吉堪比有钱人的一万几千。行动党筹获的1030令吉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微不足道,却也体现关怀华教之心;断然拒人千里,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华团“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于事无补,当领导人就要有面向社会,面对舆论的勇气;装聋作哑非但不能使不合理的事成为合理,反而凸显得过且过,黑白不分的姑息养奸心态。

大是大非面前,华团领袖怎么连说句公道话的勇气也失去了?

(2010.3.19.东方日报《龙门阵•忠言逆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