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做个光荣的培风人



独中办学路线正确,独中教育成人成才,加强了家长的信心,报考独中的人数逐年增长。今年报考母校培风的华小毕业生多达680人,囿于课室不足,只能录取446人。初一九个班级中,除了经典班,其他八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超过45人,已经无法再容纳新生了。

社会人士对培风只能满足一半家长的愿望颇有微言,张永庆校长不得不在专栏中做出解释,说这种现象令他“心里感觉不安”,因而“深感抱歉”。

独中从万难中一路走来,在华社全力支持下,终于见到硕果。培风是马六甲唯一独中,想当年,要不是张老总的坚持和运筹帷幄,培风很有可能已经跟随州内其他华文中学,顶不住压力而接受改制了。

铭记前辈功勋,感恩前辈贡献,秉承前辈意愿的时候,培风必须向上向善精益求精,为族群做出更大贡献,为栽培下一代倾注全力。

董事长冯秋苹律师在开学礼上,提出培一迁到新校址上课之后,培风准备把部分班级搬到培一现址,以纾解培风校舍不够用所带来的压力。

一些报道刻意点出培一原校地是培风和培一“必争”之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主权问题将无可避免交到法庭进行‘诠释’。”

培一新校地其实是陈群川报效的,他是在冯秋苹征求下,拨出整个地段中的5亩献给培风。陈群川转卖这片地的时候,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同意把这5亩地捐献给培风,买方慨然应允。冯秋苹争取之功和陈群川献地之实,是不容抹杀的。

培风和培一犹如母与子,向来相安无事,如今祸起萧墙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始作俑者,心态能不有所调整,能不顺应华社意愿而反正乎?

日前拜访林源瑞学长,谈起这个问题。他激昂地说他的小学、中学和高师,全是在培一校园上课的。他还拿出许多照片和文件,其中一张是培风中学校在培一庆祝校庆的团体照,雄辩说明培风主权所在。

我们这一届,初一上半年也是在培一上课的,东楼建成之后,才移到培风现址上课。

林源瑞是今年林连玉精神奖的获奖人。这个奖设立以来,马六甲共有5位华教人士获奖,除了释金明法师,沈慕羽、林源瑞是道地的培风人,杨朝长、张雅山虽然不曾在培风受教育,但是他们都与培风有很深的渊源。

母校欣欣向荣,培风人是光荣的;即使不曾受过培风的恩惠,只要愿意献身培风、认同培风,也是培风人精神的体现。培风人怎能不爱护培风,怎能冒大不韪,大逆不道、“逆风而行”呢?

(2011.1.16.南洋商报《城人话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