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星期日

海南之旅


政府允准马中人民自由往来近二十年,海南会馆主办多次寻根之旅,反应热烈。

上个月,在主席率领下,又组一个团千里迢迢到祖居地旅游探亲。原本预算只收40人,但是有几组是携儿带女全家参与,不忍割爱。

拜 廉价航空之利,费用减低不少;与两年前团费相比,足足省了近千令吉。我们采取“两线制”,机票由会馆订,岛内旅游交给雷乃益乡亲安排。亚航票价不一,早定 的只需七八百令吉,迟报名的逾千。无论如何,总费用都不超过二千令吉。八天七夜之旅,一切顺利,团员尽兴而归,皆大欢喜。

近半团员是首度回乡,见到海南和他们原本的想像相距太远,异口同声说“想不到海南这么进步!”办好入境手续,我趁前往餐厅吃午餐的十几分钟,拿起麦克风说:建省以来,海南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的海南,已经不是你们父母或者公婆口中的海南了。

我 不讳言:乡下当然没有完全跟得上发展步伐,但是,当你们跨进祖居,踏在家乡的土地上,不妨寻思:这是祖先生活的地方,是他们脚步走过、汗水滴过的土地;见 到老家的水井或者附近的溪流,应该体会这是养育几十代人的生命之泉,先辈就是依靠这口井、这条溪传宗接代,家族的薪火,就是这么传承过来的。

“人不亲土亲,山不亲水亲。”血浓于水,天下哪有嫌母亲丑的儿女?回到家乡,发思古之幽情,肯定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到处听到乡音,也使他们兴奋不已。我对他们说,这几年推行普通话,加上很多外省人到海南工作,乡音已经比过去少了,早些年回来,会更加感到亲切。我第一次从广州坐内陆飞机回乡,在机舱听到空中小姐说海南话,在机场大厦听到工作人员讲海南话,还感动得掉下眼泪呢!

中国虽然避不过全球性经济风暴的冲击,但是这一次来,见到游人不减,内陆游客更多,新的楼宇和商业中心林立,旅游景点不断增加,不因风暴而拖慢发展步伐,足见海南全力推动旅游业的成果。导游小姐说中央已经批准海南升格,不必事事向中央请示了。

人民路通向祖居的街道已经完成了,从琼海市回家只需几分钟,方便得很。老家不变,附近的甘蔗园和稻田却因建设从海口通向三亚的铁路而被征用。这条供子弹火车高速行驶,贯穿南北的铁路,桥墩全建好了,应该很快可以铺设铁轨。

目睹家乡欣欣向荣,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回程中,不少团员问:会馆什么时候再组织旅游探亲团回海南?

2008.12.28.《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

公器私用


顾名思义,公器私用就是利用公家提供的资源和便利,为自己或所属集团办事,从中谋取不应该享有的利益。

对政府或者执政者来说,所谓公器就是公共权力;公器不能私用,是为官者的起码常识,也是权力行使的前提。权利在握的领导人一定要公私分明,公平、合理地使用公家的钱财或者其他资源,不能徇私,更不能只惠及一部分或者指定的个人或集团。没有遵行这个原则,就是就是公器的私用与滥用。

州政府规定行政议员不能有私人业务,就是为了防止利用手中公权为企业谋取利益,甚至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与民争利。

公器私用的例子不胜枚举,却有一类打着公家旗帜,以权谋“大”私的公器私用,在巧妙的掩饰下被忽略。

马六甲州政府先前宣布只有支持国阵的承包商、建筑商才能投标政府工程,就是明显的例子。可能是吃髓知味,也可能是急于挽回民心,甲州政府今年初宣布动用公帑发怃恤金200令吉予家中有亲属逝世的州子民。

与整个葬礼费用相比,这个数目虽然是杯水车薪,却也体现政府的人情味,理应受褒扬。遗憾的是:申请表格中的“州议员支持”栏项,必须由国阵议员签名推荐才奏效,反对党议员签名的申请表格,一概拒绝!

在记者会大吐苦水的蔡女士说:申请表格由她所居住地区的州议员签名,名正言顺,怎能因为是反对党议员就拒绝呢?

面 对傲慢又狂妄的当政者,蔡女士的公开投诉和反对党的大声抗议不会得到州政府任何回应是意料中事,邱培栋州议员的高度愤懑也肯定无济于事,只是如此明目张胆 以纳税人的钱来为自己的政党做事,已经违反了施政公平的最基本原则。“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州政府这么做能否如所愿赢得民心,答案显而易见。

高喊“有人在朝好办事”的马华默许这类滥权行径不足为奇,匪夷所思的是标榜争取公平社会,保障平等人权的领导性华团竟视若无睹,眼睁睁看着执政者以双重标准行事而保持缄默,顺民心态令人扼腕。

当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只能为公,不能谋私。即使谋的是所属的政党,也是违反公器不能私用的守则。 做到秉公用权,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也唯有如此,才配得上贤明公正的当政者。

浅显道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搞不清楚!

2008.12.26.《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

马华被拖下水?


华教问题敏感,也是马华最头痛、最难处理、挥之不去的梦魇。偏偏有一位拿督级国阵议员,在新总会长上任伊始,威信尚待建立之际直捣黄龙,提出这个老掉牙却又百试不爽的课题,令马华新领导层穷于应付。

这个人就是龙仑区国会议员拿督慕克力。他出身不凡,是曾经叱咤风云,退而不休的前首相的公子。此子仗着父亲余荫和庇护在政坛崛起,风头頗健;308大选过后,公开指责首相阿都拉要为大选失利负责,下台谢罪。首相虽然没有听他的话,却不得不订下交棒日期。胆敢犯上的慕克力非但没有面对党纪律制裁,反而增添政治资本,气势如虹,竞选巫青总团长。

这个时候提出单元教育制度论,公开宣称华小和淡小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明眼人都看出是为了总团长竞选。马华与巫统向来配合有致,岂能不知?只是反对党来势汹汹,不能不表态。

总会长拿督斯里翁诗杰说:“充其量只是党选来临之际,一而再,再而三挑起老掉牙课题的其中一位人士……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有一些政治人物仍然没有跳出思想的框框。”说的虽是实情,但凸显不出新人新政新风格,与向来标榜的“敢怒敢言”形象不一致。

新上任的马华中央党部发言人李伟杰初试啼声,原以为会有石破天惊高论,却了无新意。“呼吁政府马上采取适当行动,包括引用煽动法令对付任何伤害其他族群感情及破坏种族关系的人物的言论。谁是政府?马华是不是政府成员?呼吁政府不就是呼吁自己吗?如此公开呼吁,是不是自责?

马华领袖的文告满天飞,唱的却是老调。谁不晓得慕克力提的是敏感课题?1982年就有叫麦可汀的国会议员在国会发表类似言论而被法庭判守行二年,既有前例,马华怎能满足于发文告说大道理?“举剑英雄”希山已经力挺慕克力了,马华能够视而不见,以为搬出大道理就能奏效吗?华社要见到实际行动,不是文告。

舆论界早就指出,翁诗杰能否挽回马华大选失利的颓势重获华社信心,取决于是否敢向巫统说“不”,敢于正面争取族群应得利益。满足于当政治救火员,不敢或不愿揪出放火者,难免陷入旧框框而不能自拔。

慕克力只是所谓的“明日之星”,马华对他的歪论尚且顾前顾后,大打官腔,往后能有多大作为,且拭目以待。

(2008.12.19.《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12月12日星期五

生日快乐


有人祝寿总是好事,却有位高权重之士,非但拒人千里,还公事公办,令祝寿者碰一鼻子灰。

这个人就是槟城首席部长林冠英。他在308大选领导行动党成功夺取槟州政权,荣登首席部长宝座,圆了老父二十多年的梦。

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林冠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以战战兢兢之心接过这个重任。他时刻不忘对选民的承诺,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挂在心头。掌政九月,政绩如何?报章报道有限,非槟城人往往是雾里看花,难窥全豹。

最近到槟城拜访亲友,乘机探讨槟城人观点,反应多是正面。友人妻答得最妙,她说:“我是妇人家,不懂政治,但是林冠英在路牌加华文,槟城人真爽。”

短短一段话,道出市井小民心声,比政治人物的长篇大论更有说服力,震撼力更强。

依法行事,下令把祝贺他生日的大布条拆除,林冠英再度引人注目。

报道说:“头条路‘布条王’公司为祝福林冠英第一次以首长身份过生日,动心思设计了一个印有‘首长大笑’字眼的大布条挂在店前,可惜没申请准证,被林冠英指示市政局拆除。”

比起公开招标、平均分配政府工程、华文路牌等等,拆布条只能算是鸡毛蒜皮小事。值得注意的,是“布条王”东主的话。他说:“曾经以同样方式挂上祝贺首相和前首席部长的各种布条,而当局只会警告但不曾采取行动。”

过去可以,为什么现在不可以?老板的疑窦很容易解:对象不同也!

《笑林广记》有这么一则:某贪得无厌县官大寿,土豪劣绅知道他属鼠,聚资铸了与老鼠体积相等的金鼠当贺礼。贪官大悦,笑眯眯说:“明年是我爱妾50大寿,她是属牛的!”

“向来这么做”的老板当然不是土豪劣绅,林冠英也绝非贪官。外一章是:老板讨不到欢心,又自嘲“整千令吉的布条只好拿回家当被盖”,很委屈的样子。事实是:所有华文报图文并茂刊在全国版,等同打了一次广告,效果非金钱所能衡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怨不得。

光怪陆离社会,不乏发人省思的现象和事例,只要细心观察,深入分析,肯定有所得。

(2008.12.12.《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

澳洲之旅


两年前第一次到澳洲,感觉是:单靠自然景观而没有历史积淀的国家,去一次就够了。

当时是为了参加第十届全球南大校友联欢会而去的,到悉尼走马看花之后转程到墨尔本,来去匆匆。

这一次到澳洲,目的是参加犬儿毕业礼,心境有别,时间又充裕,感觉与第一回截然不同。最大原因是能够比较深入体会澳洲人的生活情趣,有机会真正领略自然风光的妩媚。新的感觉、新的印象使我改变了观点。

抵达柏斯已是当地时间近半夜了,直接从机场到下榻处,那是儿子特地为我们租的两房式小洋房,典型的民宅,租金比酒店便宜得多。

屋子虽小却设备完整,主人房有专用厕所,客厅、饭厅之外,还有一片小天井用来晒衣服,夏天可以在这里乘凉,冬天可以晒太阳。全屋冷暖气装置,舒服得很。

我们开车到南部游玩整十天,尽情享受休闲生活,其乐融融。美丽景致之外,感受最深刻的,是寒冷的气候。

根据时序,应该进入初夏了。可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尤其在阿巴尼一带,夜晚温度下降至摄氏十度以下,有风的时候尤其难受。还好住的地方都有暖气设备,才不至于“冻不成眠”。

在国家公园住宿那晚更是寒冷,走出室外,没风也直打哆嗦,开口说话,缕缕白烟从口中出来。

我向来不怕冷,仍然受不了。初来几天尚好,离开柏斯到南部,就非添衣或加外套甚至寒衣不行了。幸好早有准备,带足够御寒衣物,可是手指和脚板还是敌不过干燥的空气,龟裂了,连用几天超强润肤霜才好转。

当地人说,与冬天的气温相去不远,这个时候不应该这么冷的,气候真的变了!

澳洲在南半球,气候与北半球相反。每年圣诞节,北半球国家是冰天雪地,澳洲却热得很;以中国来说,越靠近南部就越热,可是澳洲南面是南极海,再过去就是南极,怎能不冷!圣诞距今不远,可是这几天的气温还是冷,可能今年反常,澳洲人可以过一次没那么热的圣诞节吧!

儿子说上回他们来,见到在南极洋游弋的鲸鱼和海豚,可是极目望去,水面如镜,不见鱼的踪影。

2008.12.10.《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12月5日星期五

到此为止?


董总特大之后,部分人认为新纪元学院风波应该“到此为止”了,这也是符合当前董总领导人意愿的。理由可大了:特大是你们要求召开的,表决输了,而且输得那么惨,还有什么话说?

于是,“续聘院长”问题不存在了,两位德高望重元老极力主张的“维持现状”,被曲解为“现状”就是“已经聘请了潘永忠教授出任2009年起的新纪元学院院长”,而且“董事部完全同意要维持这个现状”;于是,老板主权论成为主导,说不合程序就不合,老板尊严和权威不容置疑;于是……

少数服从多数的确是民主精神,但是多数尊重少数也是民主精髓,服膺民主,怎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强调表决结果,就得看会议是否依据民主程序进行,主持会议是否公正,双方是否有公平表达机会。

据知:马六甲、森美兰、柔佛三州代表一开始就要求推选一位中立者主持会议,遭到以陈国辉为首的叶新田忠贞支持者极力反对。风波眼的叶新田非但没有 “利益回避” 的自知之明,更把换人主持会议的声音当耳边风,继续坐在主席位置操纵一切。

“非我族类”在这样的情况下处境如何,能否被公正对待,不言而喻!

新纪元学院是华社资产,学院建在主权属于独大有限公司的土地上。胡万铎说得好:“董教总教育中心有限公司乃由独大有限公司、董总及教总三大机构组成,112日的董总特大以103票议决不续聘柯嘉逊,仅能代表董总的意见;因此,不续聘柯嘉逊或聘请潘永忠接任,都存在程序上和法规上的问题。”

这就是关键所在,是“老板论”立不住脚的有力凭据,也是叶新田一伙刻意回避、不敢面对的事实。以所谓的“说明书”自圆其说,文过饰非,为不敢出席交流会涂粉抹脂,恰好暴露心虚的一面。

吴建成说得透彻:“一个组织具有三项可贵的东西,即路线、干部和可带动群众的社会基础,过去,我们办得到,巫统要压制却也尊重我们。如今,叶新田却在摧毁着这个干部团队……留下来的只有两种人,第一是忠心的应声虫,放个屁也是香;第二则是阴谋家,表面喊万岁,暗地里准备铲平你。

铿锵有力的话道出症结所在,200年基业怎能任由居心叵测者摧毁?历史是人民写的,岂容许应声虫和阴谋家耀武扬威!

2008.12.5.《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

王洛宾作品音乐会




王洛宾是音乐喜好者熟悉的名字,他虽然离开尘世十多年了,但是他改编、创作的民歌,仍然是我们爱听爱唱的艺术瑰宝。为了使更多人认识王洛宾,有机会集中欣赏他创作的优秀歌曲,培风校友会松涛合唱团订本星期天(7日)主办《在那遥远的地方》西部歌王—王洛宾作品音乐会。

专为一个人的作品举办音乐会,在甲州是罕见的;能够被尊为“王”,足见成就非凡。王洛宾一生创作逾千首歌曲,首首悦耳动听。《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前一首是世界著名歌唱家罗伯逊演唱会的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还被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

王洛宾最大的成就,在于民歌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西部民歌蜚声海外,丰富了世界文化产业。

更加重要的,是王洛宾是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艺术家,他把一生奉献给祖国和音乐。他受西方传统音乐训练,成就却在民间音乐。抗战期间,他创作无数激励人心、振奋士气的抗战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解放初期,创作大量热情洋溢、歌唱新时代的群众歌曲,传唱不绝;文革后,积极投身民歌创作之余,又以惊人速度,在短时间内写了三部歌剧,备受佳评,尤其是反映哈萨克族生活的《带血的项链》,轰动乐坛。

1938年,王洛宾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到西北演出,就深深爱上这块土地,从此留在西北搜集民歌和民间音乐,乐而“不”返,一“留”就是近60年。

王洛宾与时代共呼吸,在意识形态高涨、冤狱错案司空见惯环境之下几度入狱,身陷囹圄共18年。政治因素使他不能也不敢以真名发表作品,很多时候完全没有署名。由于王洛宾善于抓住原民歌的本质、色彩、特点、韵味进行润色和加工,使之适合自己的艺术构思,因此他的歌曲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气质,又升华到专业创作水平,达到雅俗共赏境界,以致被人当作民歌传唱几十年,直到彻底摆脱政治干扰之后,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原创者。

《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之外,我们熟悉的《康定情歌》、《玛依拉》、《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流浪之歌》、《我等你到天明》、《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黄昏里的炊烟》、《都他尔和玛丽亚》、《暮色苍茫》、《亚可西》等等,都出自王洛宾之手。

松涛合唱团乘主办全国性《古城合唱节》以及声乐合唱营、指挥营之便,聚集歌唱界精英办这场音乐盛会,让古城音乐爱好者有机会欣赏一代民歌歌王精品,殊为难得,错过可惜。

(2008.12.4.《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南大派



前言

本文录自拙著「风雨大会堂」,写的是马六甲南大同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积极参与筹备成立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并竞选第一届理事,竟被别有居心者贴上左派标签,加上莫须有罪名,指南大同学操弄选举,安排南大校友当主席等等,极尽诬蔑之能事。文中提到的刘佳境,是1961年发动反学生会,号召拒缴会费的主要人物,是当年被开除的6位同学之一。

贴在「南大站」的用意,是让海外校友了解:南大被扼杀十多年后,马来西亚华社还有人视南大同学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这类人对南大的敌视和传统性偏见,永远改变不了。附录的马六甲南大校友会表明立场的文告,颇有参考价

甲华堂成立

最先提起南大校友的,是1989年1月22日刊载于星洲日报的一篇特写。

这篇题为「慎选大会堂领导人」的专论,只是轻描淡写说“在拉票工作方面,南大校友的势力较占上风”,没有分帮分派。槟城出版的『联合报』却集大成,大张旗鼓猛攻“南大派”。隐藏在背后的是什么议程,究竟为谁服务,明眼人是心知肚明的。(注)

选出来的第一届理事,福建人最多;福建人之中,又以永春人居首。硬要分帮分派,称“福建帮”或“永春帮”,恰当吗?

其实,七人组成的筹委会,只有我一人是南大校友;入选当理事的南大校友也只有六位:刘佳境(署理主席)、许万忠(秘书)、郑东生(财政)、林源庆(联络)、朱开芳(经济)、邓日才(理事)

大会堂理事会由十四位个人会员和二十九个团体会员组成,区区六人,怎能主宰大局?

也是南大校友会会长的刘佳境非常不满。他在2月16日理事会会议上,坚决否认南大校友操纵大会堂,责问“六个南大校友能够左右大会堂吗?”他也抨击魏伟杰与『联合报』无中生有挑起帮派问题,居心不良。

『联合报』言论破坏

『联合报』对南大校友的破坏和污蔑,的确非常严重。

南大校友被指责为改门牌的“第三只手”,陈清水是南大派非除不可的“眼中钉”,叶必和事件是南大派一手炮制的,叶必和道歉之后的第二波是南大派要置叶必和于死地,南大派视魏伟杰为假想敌是刘佳境要当大会堂主席,星洲日报特写是南大派培养的文化打手写的,林书甫是南大派的傀儡,林源瑞慑于南大派气势不敢出声,南大派是堂吉诃德……

南大校友神通广大,掌控筹委会,主宰理事会,又支配舆论,连黄炳火、佘贵忠两员马华大将也心甘情愿被南大校友利用,双双围攻魏伟杰!南大派势力之大,能力之强,匪夷所思!

邓日才关心华社

一再强调邓日才是南大派主脑,更是可笑。

邓日才当时是培风中学校长。培中是甲州唯一独中,办得如何,备受华社注目。掌校的人任重道远,必须全力贯注,才能把培中办得符合华社意愿,才不辜负华社寄望。邓日才全心全意为培风,有目共睹,无须赘言。

身为华社一分子,又是南大培育的英才,关心华社事务,是使命感使然。邓日才对大会堂的事非常关心,提意见做建议,不但应该,也是正确的。

邓日才最先建议刘佳境当主席,可是刘佳境坚持不肯。经过多方面磋商,绝大多数理事认为林书甫比较适合。

邓日才如果是主脑,或者“南大派”果真如联合报所言“留台张景良当雪华堂主席,马六甲也要有一个南大生当大会堂主席才不会比输下去”的心态,刘佳境怎会坚持到底,不做就不做?

大会堂没有派系之争。第一届理事会的职位安排是集体磋商达至的,没有所谓操纵。若非如此,复选怎会这么顺利,都是在毫无竞争下不劳而获?

“曾参杀人”的故事提醒我们必要时必须制止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不良居心。南大校友一直处在挨打状况,南大校友会怎能坐视不顾?

谴责别有居心者

1989年2月20日,马六甲南大校友会发表义正词严声明,严厉谴责别有居心人士的作为。

声明说:“我们很高兴见到有六位校友中选为大会堂首届理事,为华社服务。不幸的是:复选之前,传媒出现一些不利南大的报道,某三日刊在系列报道中,指南大生搞派系之余,还诬指大会堂理事会中的南大校友为左派分子;更为了私人理由,公开指责南大同学,大言不惭地作出教训和警告。”

声明严正指出:“南大同学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南大同学受惠于华社,服务华社,回馈社会,义不容辞。”

各报以显著版位全文刊载这篇声明。有趣的是我们把声明寄给『联合报』,该报一字不漏刊在第二面左上角,还框上花边,似乎与此事无关。

六人之中,只有刘佳境和我以个人会员身份入选,其余四人是团体代表。刘佳境与署理主席非常有缘,一直担任这个职位,直到第八届(2003-2005年)才因健康问题让贤。当了十多年第二号人物,2005年去世时,到灵前致祭的大会堂理事,一边手指也数不完。世态炎凉,可见一斑!

刘佳境在世时,经常这么对我说:“如果不是你当筹委会主席,我才不会积极参与大会堂。”冥冥之中似乎有所预感。每一次想起他这句话,心中总是戚戚然,也更加强了对这位性格豪爽,海派作风的学长的怀念。

附录
马六甲南大校友会声明

在华社殷切期待下,马六甲中华大会堂最近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我们很高兴见到有六位南大校友获选为理事,为华社服务。

不幸的是:复选之前,传媒出现一些不利南大同学的报道;某三日刊在一系列报道中,指南大生搞派系之余,还诬指大会堂理事会的南大校友为左派分子;更有人为了私人理由,公开指责南大同学,大言不惭地作出教训和警告。

这一切,都是不确实和有破坏性的,有损南大校友的声誉和形象。

必须严正指出:南大同学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南大是在华社支持下成立的,南大儿女,是在华社关怀下成长的。南大同学受惠于华社,回馈社会,服务华社,义不容辞,也是华社乐于见到的。

南大校友会坚决反对和抗拒任何破坏南大形象,诬蔑南大同学的言论、报道和行动。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必要行动,捍卫南大形象和维护同学权益。

我们诚恳地希望转播媒介报道大会堂事件时,公正客观,以免受别有居心者利用。

(1989.2.20.)


注:『联合报』以“派系斗争”为总标题,于1989年2月11日至3月21日发表了六篇针对马六甲大会堂首届理事会的特别报道,副题分别是:

“马六甲首届华堂选举,第三只手改门牌除敌;马六甲华堂竞选风波未平,三篇攻击文章惹恼魏伟杰;马华大员围攻魏伟杰,南大派系再掀风波;踩叶必和大义,牵林书甫大鼻,南大派系还要玩下去;记者一笔横扫闯祸,魏伟杰要起诉xx报;沙嗲记者煽风点火,马六甲华堂乱不休。”

从夸张的标题可以见出整个事件与魏伟杰有关。本文在南洋商报刊载时,就有自认与魏伟杰非常亲近的女性通过电话,告诉我这几篇文字是魏伟杰自己写的。
我们查明『联合报』总编辑是南大校友许启针的亲戚,通过他的关系,该报才停止刊载这类文章。

当时也有传言魏伟杰注资成为『联合报』大股东,目的就是发表抨击甲华堂的文章。是耶?非耶?魏伟杰已去世,无从证实。

(重修于2008.12.)

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

热脸贴冷屁股


我国社会现象之一,是元首、州元首、苏丹生日时,总有大批于国、于州有功人士膺勋。每个州少则一百数十,多则逾千;以十三州计,加上国家元首,每年受封人数 相当可观。台湾电影业兴旺时期,很多人以导演为业,有人戏谑说:西门町刮风掉下一块招牌,压中三个行人,就有二人是电影导演。曾经有人用类似的话形容我国 膺勋人士之众。

勋 衔等级不一,最高级是国家元首颁给的“敦”,以下的,则各州有异。不过,尽管名称不同,作用和意义是一样的。不少人认为,膺勋是莫大荣幸,是光宗耀祖的 事,有人把勋章或证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趋炎附势社会,每年总会在报章见到无数祝贺膺勋人士的大篇幅广告,足见勋章在一般人心目中的比重。

马六甲虽是蕞尔小州,每年膺勋人士数目与他州相比,不遑多让。有一年,就有高达150位有功人士获封“拿督”勋衔,成为市民茶余饭后和全国性美谈。

今年,甲州又见创举,把拿督勋衔颁给印度影星沙鲁汉,一破只颁给公民的传统。面对反对党批评时,州政府的解释是这位影星在一部电影中宣扬马六甲,对促进旅游业有大功。

州元首一言九鼎,既做宣布,岂能因反对党发出异音而改变?可叹的是:这位名满天下的印度影星并不体会州政府的苦心,不了解“拿督”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更不晓得“拿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耀,迟迟不来领取。原订本月29日飞来,却又宣布因“忙”而不得不爽约。

走笔至此,忽然想起多年前,某拿督级乡亲回乡省亲发生的趣事。

那是马中人民还不能自由往来时期,衣锦荣归的拿督,在乡下大派名片,印的当然是“拿督xxx”。资讯尚未开发时代,乡下人怎知“拿督”何物?有直率之人,笑着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亲人说:在海外发达之后,怎么连姓也改了?

这位拿督当时是否觉得尴尬或忙做解释,不得而知。“橘逾淮为桔”,不足为奇,只是很为这位满怀喜悦要把得之不易的勋衔带回家乡光宗耀祖的乡亲抱屈。

文笔尖酸泼辣、骂人不留余地的李敖在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节目中,曾经以“把热脸贴在冷屁股”描绘献殷勤而对方不领情的尴尬,这位拿督乡亲正是如此。

衮衮诸公当故事听好了,千万不要有太多联想,更不要把印度影星牵涉在内,切记,切记!

2008.11.29.《龙门阵》东方日报)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答非所问


行动党议员高度不满州议会答非所问。他们在记者会说::“州议会给予的答复越来越简单,很多回答是敷衍塞责或避轻就重,企图利用国阵议员多数席的优势隐瞒事实,避免让行动党议员知道事情真相……

他们已经联名向州长抗议,并恫言如果不得要领,将向首相作出正式投诉。

从列举的8项回答中,清楚见出州议会的答复的确太笼统、太简略了。州议员在议会反映民生,提出询问,是要向选民作出交代,让人民知道真相。不针对问题回答却顾左右而言他,怎能使人心服?缺乏透明度,政府的威信如何建立?

“答非所问”指的是基于某种原因难于作出正确回答,因而转弯抹角地谈与之相关或全然无关的话题,以避免或摆脱直接作答或拒绝回答可能造成的尴尬。

执 政党在议会认真回答反对党议员口头或书面问题,是负责任的表现,是落实良性互动的重要形式,答非所问就是不重视民意诉求。开会时提出的问题都经过过滤,都 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课题,不认真回答使民意渠道不畅通,辜负人民的寄托和期待而有损政府形象之外,也难免令人质疑政府的诚信和负责人的工作效率、能力与态 度。

学生考试时答非所问,是要吃鸡蛋的;堂堂州议会答非所问该当何罪,似乎尚无明文规定,但是一个负责任的民选政府,怎能取巧或走法律漏洞?

马六甲州议会曾经发生连串人为流会事件,执政党议员故意缺席而使出席人数不足法定,以阻止反对党议员提出动议或询问,如今又出现敷衍塞责的“答非所问”,如此作为,岂是为政之道?

308政治大海啸令国阵蒙受空前挫折,首相说“我听到人民的声音了”,国阵成员党则励精图治,以期重拾人民信心。马六甲州议会出现的答非所问情况,让人感觉掌权的衮衮诸公,似乎还未跟上步伐。

在 外交场合巧妙地以答非所问来回避可能引起的尴尬,是维护国体,坚持立场的急智表现,优秀的外交官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可是州议会处理和管理的是关系到民生 和州发展、人民利益的事,代议士提出问题,是要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是要有关议员向人民清楚交代,父母官怎能打官腔,一语带过,答非所问呢?

政治观察家预测纳吉接任首相后,可能很快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就让善于答非所问的议员到时面对考验吧!

2008.11.26.《众议园》南洋商报)

2008年11月21日星期五

何其马虎


今年旅游运旺,出国多次;澳洲之行,搭的是虎航,必须从新加坡上机。

新加坡是我熟悉的地方,离开云南园以来,因公因私,到新加坡超过百次;早些年很喜欢自己开车到那里会会老同学,回味当年同窗共读的情谊。实行电子收费以来,为了避免麻烦,去的次数少了很多。退休之后意兴阑珊,近几年几乎绝迹了。

这一回,是坐朋友的车去。阔别数年,新加坡给人的印象更清洁,更有秩序了;处身新加坡,感受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都市风貌,还有先进国的风范和气度。

新加坡脱离大马那年,我还在云南园,李光耀在电视荧幕流泪的一幕犹历历在目;新加坡独立初期,新马两地币值相等;40多年后的今天,却是越差越远,令人唏嘘不已。

这一趟到新加坡,令我最震撼的,倒不是币值差距,而是新山移民厅对护照的处理。

快到关口的时候,朋友说出示马来西亚护照就可以了,不必盖印。只见他把我们的护照向坐在冷气房内的移民厅官员扬了一扬,那位官员看了一眼,也不检查,就扬手叫我们过去。我问朋友,回来时万一遇到认真的官员,会不会有麻烦?朋友说,都是一样,绝对没问题!

所言非假。回来的时候,也只是照样扬了扬就顺利过关了。钦佩朋友知多识广之余,对移民厅官员的马虎,耿耿于怀。

为了证实不是偶一事件,我向一位经常从新山关口出入的朋友提起这件事,他说,早就这样了,何必大惊小怪!

国民进出国境必须在有效护照盖章,不单为了统计,也有记录作用,在法庭上还可以做为不在场的证据。完全没有盖章,岂不等于没有出国?

如果从新山进入新加坡,然后搭机在KLIA入国境,机场移民厅官员会不会因见不到出国印章而刁难?这类新闻见得多了,这种险还是不要冒。

内政部肯定不会允许这种连印章也懒得盖的行为,可是为什么在新山关口却能够实行这么多年而成为“理所当然、见怪不怪”?百思不得其解。

相比之下,新加坡移民厅官员一丝不苟地检查护照、对照片、询问……的认真态度,对我们这些要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的国民,实在是极大的讽刺。

朋友开玩笑说:“别想那么多了,他们就是知道新加坡官员一定认真检查,才那么放心让我们过!戏谑的话,却饱涵“笑中有泪”的哲理。

2008.11.21.南洋商报《众议园》))

片面的认知论


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董事部发表文告说:“潘永忠从小学、独中以至大学,都以中文媒介语为基础完成教育,今天又愿意放弃在外国大学服务的机会,而出任新院院长,显示了他对华教的认知与热爱。”

新纪元事件发展至今,真相如何,谁是谁非,华社心里有数;是谁一手把华教干城搞到“亲者痛、仇者快”境地,华社了然于胸。

人选既定,就让这位从六人之中选出来的“最佳人选”表现给华社看好了,何必郑重其事发文告,以教育背景来美言,要华社相信片面的认知论呢!

认定“都以中文媒介语为基础完成教育的人”对华教有“认知与热爱”,不仅片面,而且很有误导性。

南马有一位独中毕业之后,负笈新加坡义安学院,名字经常见报的人,他虽然“都以中文媒介语为基础完成教育”,而且在标榜为华人争取权益的政党服务多年,却对华教和民族教育缺乏认知和热爱。

有一回,该州华堂青邀请某教授前来主讲民族教育,这位仁兄在交流阶段发表了一番令在场听众震惊不已的“高论”。

他 非议主讲人过于强调民族教育,并以本身为例,说他就是民族教育的受害者。他不以现场听众的惊愣为忤,口沫横飞地责怪父母把他送入华小,再送入独中,害得他 今天英文国文不入流,高不成低不就,当不了民选议员。言外之意是:如果父母当年把他送入英校,今天的他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主讲人非常幽默地回答说强调民族教育,是要大家不忘本和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做人,不是掌握了民族文化,就保证能够升官发财!

他可能不理解高级知识分子的幽默,依然一如既往,强调华人教育而不是华文教育。他已经忘了如果不是父母把他送入华校,今天怎能以华文为服务的政党搞文宣!

还有一位纯受华文教育的南大生,向来看不起华教,把儿女全部送入国小,家中一律以英语交谈;他当华校董事,是有钱之后要在华社留名,不是有心为华教;学校的工作,他只愿在点方面效力,全面性的华教路线和目标,他从不认同。

不懂感恩,后悔所受教育的人并不罕见,不争的事实是:绝非每一位在华校甚至华文大专完成基础教育的人,都认同民族教育和华社百多年来全力争取的目标。文告刻意突出既定人选的基础教育背景,既失于片面,也难以服人。

2008.11.21.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

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主要是“输不起”作祟,往往为了面子,为了自尊,放不下暂时挫折,或比较之下因“不如人”而显露出来的非理性言行。

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正常的人偶尔也会因对比而感到不愉快、不舒畅,问题在于以何种心态面对这个差距。正确态度应该是积极朝前看,想得开放得下,这样才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不至于心理不平衡。

如果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拿来与人对比,处处怕输人,心理就会因失调而焦虑不安、矛盾和愤怒,总想用行动和表现来减弱不愉快感;失调越大,减少失调的动机就越强。心理学家把这种不平衡心理定名为“认知失调”。

现实社会的心理不平衡例子,不胜枚举。

有政治人物下台后不甘寂寞,搞个虚名的“xxx助理”继续过官瘾,围绕身傍的猢狲明知有名无实,却如蚁附膻,相互吹捧。这是集体心理不平衡的社会病态。

企业界高级主管若是惟我独尊、好胜又好斗之人,在决策上存有“以我为崇”心态之外,还会对属下的表现耿耿于怀,即使与工作无关的优势,也一定要比一比,想方设法显出自己的优越来满足“我最了不起”心态。

属下在社会工作方面得好评,他也要拿来比,在团体争夺更高职位,或者通过各种手法,搞新组织来当主席,硬要把属下比下去。

又或者属下能文,他也要摆出“我也能够”姿态;没地盘发表或者不获编者青睐,不惜花钱雇人打字复印,免费分发。

有关员工离职后,怨恨未止,严令职员不准与眼中钉来往,同桌吃饭也是罪过;不听话,则处处为难,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一类心理不平衡,就是一定要与配偶争长短。配偶在华社或某个领域表现良好得赞赏,就有“被比下去”的不平衡感,于焉产生“老娘(或老夫)也能,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心理。出尽法宝,巧言令色之下终于如愿。岂料掌权之后表现平平,不满之声四起,为了自保,不惜巴结政党,典当团体尊严,乖离团体宗旨,成为千夫所指尚且恋栈权位,不肯下台。

因心理不平衡而自损人格、自毁尊严,或者为了与下属比高低而作出非理性行为,如此自我犯贱,谁也救不了。

(2008.11.14.《龙门阵》东方日报)

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主要是输不起作祟,往往为了面子,为了自尊,放不下暂时挫折,或比较之下因不如人而显露出来的非理性言行。

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正常的人偶尔也会因对比而感到不愉快、不舒畅,问题在于以何种心态面对这个差距。正确态度应该是积极朝前看,想得开放得下,这样才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不至于心理不平衡。

如果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拿来与人对比,处处怕输人,心理就会因失调而焦虑不安、矛盾和愤怒,总想用行动和表现来减弱不愉快感;失调越大,减少失调的动机就越强。心理学家把这种不平衡心理定名为认知失调

现实社会的心理不平衡例子,不胜枚举。

有政治人物下台后不甘寂寞,搞个虚名的“xxx助理”继续过官瘾,围绕身傍的猢狲明知有名无实,却如蚁附膻,相互吹捧。这是集体心理不平衡的社会病态。

企业界高级主管若是惟我独尊、好胜又好斗之人,在决策上存有以我为崇心态之外,还会对属下的表现耿耿于怀,即使与工作无关的优势,也一定要比一比,想方设法显出自己的优越来满足我最了不起心态。

属下在社会工作方面得好评,他也要拿来比,在团体争夺更高职位,或者通过各种手法,搞新组织来当主席,硬要把属下比下去。

又或者属下能文,他也要摆出我也能够姿态;没地盘发表或者不获编者青睐,不惜花钱雇人打字复印,免费分发。

有关员工离职后,怨恨未止,严令职员不准与眼中钉来往,同桌吃饭也是罪过;不听话,则处处为难,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一类心理不平衡,就是一定要与配偶争长短。配偶在华社或某个领域表现良好得赞赏,就有被比下去的不平衡感,于焉产生老娘(或老夫)也能,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心理。出尽法宝,巧言令色之下终于如愿。岂料掌权之后表现平平,不满之声四起,为了自保,不惜巴结政党,典当团体尊严,乖离团体宗旨,成为千夫所指尚且恋栈权位,不肯下台。

因心理不平衡而自损人格、自毁尊严,或者为了与下属比高低而作出非理性行为,如此自我犯贱,谁也救不了。

2008.11.14.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

以人为本


中国四川大地震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的温家宝总理讲话时,再三强调“一切以人为本”,随后到场视察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不忘提醒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

何谓以人为本?简单说,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人视为最基本、最值得关注、最优先考量的因素。《论语》说:“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还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都是建设在同样的基础上。

人是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胡锦涛在工作报告提出来的“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被广泛重视,成为领导人在决定政策或制定方针时最重要的指南。

以 人为本不仅运用在治理国家,商界、企业界的领导人也必须把这个理念作为管理原则,视员工为最宝贵、最有价值的资产;做出决策或制定条例时,一定要把员工的 利益和感受放在首要位置。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发挥团队精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 本目标是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现代企管人员靠的不单是经验,还有学识根柢。可悲的是有些企管人员自恃比一般员工懂得多,行事刚愎自用,不把他人看在眼里。

他们也讲以人为本,只是他们口中的人,是有分别的。真正属于“人”的,只有他本身,其他人必须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奴才。

企 业赚钱,是他们的功劳,亏本则是属下不听话、阳奉阴违、不依指示做事。这种心态发展至巅峰,就是以我为尊,一切皆以自己的诠释为最高标准。开会时,属下对 他的建议提出不同看法,被视为对抗,从此列入黑名单,永世不得翻身。认为严重的,则想方设法除之而后快,还严令员工不准与他的眼中钉往来。

他们把员工当作圈养的狗,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请经理是当看门狗,只要听话,工作能力差也无妨,最好经常打小报告。他们也搞核心组织,掩护圈内人。自己请的人即使管理不良、业绩不振,也会找理由为这条忠心耿耿的看门狗开脱;不是自己请的,则百般挑剔,诸多为难。

这种完全以自己为本位的“以人为本”,既糟蹋了原意,还侮辱了文化,藉“读书人”之名招摇撞骗,有辱斯文。

(2008.11.7.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三聚氰胺事件面面观



三聚氰胺波及层面越来越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我国多家产品已被验出超标。

三聚氰胺是什么?网页查到的答案是:

“三聚氰胺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水溶性……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三聚氰胺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是会随水分排泄。至今为止,三聚氰胺致命的病例只有三起,死者都是三岁以下婴儿。这是因为婴儿以奶粉为主食,不像成年人一样同时从其他食物中吸取足够的水分所致。

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取量多少才不会造成祸害呢?联合国卫生组织(WHO)LD50列出的安全指数是:慑取量超过50单位的尼古丁、192单位的咖啡因、1500单位的阿斯比林、3000单位的盐才对人体有害,三聚氰胺的安全指数则是3100个单位!

以此为基准,再以我国卫生部验到本地饼干最高含量计算,一个人要每天吃超过1.7公斤才超标。

根据所知,新加坡农粮和兽医局并没有把三聚氰胺列为食品安全检验项目;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明言,但是食品业公会主席已经公开指出,政府向来没把三聚氰胺含量列入检验。

新加坡农粮和兽医局还举超标的“白兔糖”为例,说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每天吃47粒才会受害。相较之下,我国卫生部在教育人民,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做得显然不比新加坡。

三聚氰胺能够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 其实,三聚氰胺是制造美耐皿的原料,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塑料碗碟、椅子等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国,也是最近验出交叉污染的阿摩尼亚(碳酸氢铵)最大生产国。事件发生以来,人人视中国产品为畏途,纷纷转向,使西方国家厂商应接不暇。长久下去,到中国旅游的游客必然大减,在在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

三聚氰胺事件使向来觊觎中国广大市场的西方诸国有机可乘,于是广泛利用宣传机器极尽破坏之能事。不法商人在婴儿奶粉加入过量三聚氰胺固然是祸首,但是谁能排除这是一个长期策划、缜密圆满的国际阴谋?我国政府应该与新加坡政府一样以消费者利益为重,切莫随风起舞,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2008.10.31.《龙门阵》东方日报)

三聚氰胺事件面面观


三聚氰胺波及层面越来越广,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我国多家产品已被验出超标。

三聚氰胺是什么?网页查到的答案是:

“三聚氰胺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水溶性……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三聚氰胺不能被人体消化,但是会随水分排泄。至今为止,三聚氰胺致命的病例只有三起,死者都是三岁以下婴儿。这是因为婴儿以奶粉为主食,不像成年人一样同时从其他食物中吸取足够的水分所致。

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取量多少才不会造成祸害呢?联合国卫生组织(WHO)LD50列出的安全指数是:慑取量超过50单位的尼古丁、192单位的咖啡因、1500单位的阿斯比林、3000单位的盐才对人体有害,三聚氰胺的安全指数则是3100个单位!

以此为基准,再以我国卫生部验到本地饼干最高含量计算,一个人要每天吃超过1.7公斤才超标。

根据所知,新加坡农粮和兽医局并没有把三聚氰胺列为食品安全检验项目;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明言,但是食品业公会主席已经公开指出,政府向来没把三聚氰胺含量列入检验。

新加坡农粮和兽医局还举超标的“白兔糖”为例,说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每天吃47粒才会受害。相较之下,我国卫生部在教育人民,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做得显然不比新加坡。

三聚氰胺能够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其实,三聚氰胺是制造美耐皿的原料,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塑料碗碟、椅子等等。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国,也是最近验出交叉污染的阿摩尼亚(碳酸氢铵)最大生产国。事件发生以来,人人视中国产品为畏途,纷纷转向,使西方国家厂商应接不暇。长久下去,到中国旅游的游客必然大减,在在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

三 聚氰胺事件使向来觊觎中国广大市场的西方诸国有机可乘,于是广泛利用宣传机器极尽破坏之能事。不法商人在婴儿奶粉加入过量三聚氰胺固然是祸首,但是谁能排 除这是一个长期策划、缜密圆满的国际阴谋?我国政府应该与新加坡政府一样以消费者利益为重,切莫随风起舞,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2008.10.31.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无耻、无能、无奈



台湾正流行二则与当前政局有关的顺口溜:“走了一个混蛋,来了一个笨蛋,台湾完蛋!”和“陈水扁无耻,马英九无能,人民无奈!”

马英九与谢长廷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台湾选民就很无奈。谢长廷能力强,可是无德;马英九清廉,但是不沾锅洁癖使他畏首畏尾,难有大作为。陈水扁执政八年,极尽贪腐之能事,人民普遍希望新的领导人大刀阔斧严打贪污,将贪脏枉法的陈水扁绳之以法。马英九显然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台湾选民只能选一个比较不烂的苹果,结果是马英九以破纪录高票中选;执政四个多月的表现正如所料,差劲得很,满意度已经下降到二成五以下。

对马英九的不满集中反映在处理陈水扁案件的优柔寡断,不敢在必要时运用总统的权力加速侦案进度,任由陈水扁派系人马陈聪明处理。

把国际反洗钱组织艾格蒙联盟侦查陈水扁家族洗钱的情报透露给陈水扁的调查局前局长叶盛茂已被起诉,他多次公开表明陈聪明吃案;立委邱毅也披露陈聪明把侦查行动和计划事先告知陈水扁;法务部长王靖峰则认为陈聪明应知难而退。依一般惯例,陈聪明理应回避,他却脸皮厚得很,死赖不走。台湾上下普遍认为马英九至少应该出面劝陈聪明利益回避,马英九却以“不干预司法”回应,一副超然。

马英九是哈佛法学博士,非泛泛之辈。说他无能,并非不行;说他笨蛋,不是没本事,而是过度拘泥于法,被法律困死。

陈水扁无耻已是天下共识,无需多费笔墨。贪污证据确凿,人赃并获还扯出李登辉等人,大有“一起抱着死”意味。锒铛入狱在即犹作困兽之争,南下取暖,不惜再掀族群对立,企图火中取栗。对付这样的人,马英九也讲仁义道德,难怪招惹民怨。

“台湾最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南方朔对马英九的批评最贴切:“胆小怯弱,视主见为温和包容,认为作秀就是亲民,因而凡事和稀泥,对大纲大节问题只懂得闪避,政治沦为讨好作秀的表演事业。”

“政治家关心下一代,政客关心下一次选举。”马英九出身政治世家,抱负甚高,却因要当“全民总统”而沉迷“和解共生”,两面不讨好。马英九掌政数月,成绩乏善可陈,令人有“眼高手低”之感,最近又作态要连任,更觉得他距离政治家的门槛还很遥远!

(2008.10.24.东方日报《龙门阵》)

无耻、无能、无奈


台湾正流行二则与当前政局有关的顺口溜:“走了一个混蛋,来了一个笨蛋,台湾完蛋!”和“陈水扁无耻,马英九无能,人民无奈!”

马英九与谢长廷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台湾选民就很无奈。谢长廷能力强,可是无德;马英九清廉,但是不沾锅洁癖使他畏首畏尾。陈水扁执政八年,极尽贪腐之能事,人民普遍希望新的领导人大刀阔斧严打贪污,将贪脏枉法的陈水扁绳之以法。马英九显然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台湾选民只能选一个比较不烂的苹果,结果是马英九以破纪录高票中选;执政四个多月的表现正如所料,差劲得很,满意度已经下降到二成五以下。

对马英九的不满集中反映在处理陈水扁案件的优柔寡断,不敢在必要时运用总统的权力加速侦案进度,任由陈水扁派系人马陈聪明处理。

把 国际反洗钱组织艾格蒙联盟侦查陈水扁家族洗钱的情报透露给陈水扁的侦查局前局长叶盛茂已被起诉,他多次公开表明陈聪明吃案;立委邱毅也披露陈聪明把侦查行 动和计划事先告知陈水扁;法务部长王靖峰也认为陈聪明应该知难而退。依一般惯例,陈聪明应该回避,他却脸皮厚得很,死赖不走。台湾上下普遍认为马英九至少 应该出面劝陈聪明利益回避,马英九却以“不干预司法”回应,一副超然。

马英九是哈佛法学博士,非泛泛之辈。说他无能,并非不行;说他笨蛋,不是没本事,而是过度拘泥于法,被法律困死。

陈水扁无耻已是天下共识,无需多费笔墨。贪污证据确凿,人赃并获还扯出李登辉等人,大有“一起抱着死”意味。锒铛入狱在即犹作困兽之争,南下取暖,企图再掀族群对立火中取栗。对付这样的人,马英九也讲仁义道德,难怪招惹民怨。

“台湾最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南方朔对马英九的批评最贴切:“胆小怯弱,视主见为温和包容,认为作秀就是亲民,因而凡事和稀泥,对大纲大节问题只懂得闪避,政治沦为讨好作秀的表演事业。”

“政治家关心下一代,政客关心下一次选举。”马英九出身政治世家,抱负甚高,却因要当“全民总统”而沉迷“和解共生”,两面不讨好。马英九掌政数月,成绩乏善可陈,令人有“眼高手低”之感,最近又作态要连任,更觉得他距离政治家的门槛还很遥远!

2008.10.24.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

高铭良和黄祖凌




马六甲董联会10月10日紧急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不再委派高铭良为该会在董总的代表。

较早的时候,《东方日报》经已报道了该会主席杨应俊的谈话,他明确指出:母体虽然曾经同意高铭良继续留在董总,但是他必须以马六甲董联会的立场为依归。高铭良已经违反这个道德上的承诺,马六甲董联会不排除取消高氏代表甲州董聯會擔任董總常委及一切延伸职位的可能。

《东方日报》同时询问了高铭良,他这么答复:是以个人身份在董总发言,不是代表马六甲董联会讲话。又说他是凭九年来的表现而当选董总总务,不是马六甲董联会的关系。

针对他在董总的定位,他举林源瑞为例,质疑说林源瑞不当马六甲董联会主席那一年,也是继续担任董总副主席至任满为止。源瑞可以,为什么他不可以?

高铭良忘记或者有意忽略的是:林源瑞在董总的表现完全符合母体意愿和立场,马六甲董联会也没有公开表明“有意取消林源瑞的代表资格”。

高铭良如此自圆其说,令人想起他还是马六甲董联会主席的时候,发生的黄祖凌事件。

2007年9月,代表马六甲董联会出任甲华堂副主席的黄祖凌,在甲华堂的言行没有与母体一致而被马六甲董联会取消代表资格。

吊诡的是:黄祖凌当年的自我辩解,与高铭良现在所讲的丝毫不差。黄祖凌是这么说的:“我代表马六甲董联会在甲华堂服务已经十多年,我是凭个人表现坐上副主席这个位;我有本身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我现在是以个人会员身份留在甲华堂理事会。”

且看高铭良当时怎么大义凛然地指责黄祖凌:“既为委任代表,就必须在处理任何事务时遵循母体意愿,而非与母体的立场及意见有出入。”(2007.9.3.南洋商报马六甲版)

一年内发生的两起同性质事件,高铭良都是锋头人物,只是身份从原告变成被告;两人处境则有些微不同:甲华堂主席陈瑞燕当时全力挺黄祖凌,今天的董总主席叶新田则默不出声。拥有三个博士衔头的全国级领袖处理问题方式,毕竟与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地方性领袖有所不同。

马六甲地方很小,高铭良如果坚持他今天的立场和讲话是正确的,应该光明磊落承认一年前对黄祖凌的指责是“错误”的,并公开向黄祖凌道歉,否则两人碰面时,他会多么尴尬!

(2008.10.17.《龙门阵》东方日报)

高铭良和黄祖凌


马六甲董联会1010日紧急理事会议一致通过不再委派高铭良为该会在董总的代表。

较早的时候,《东方日报》经已报道了该会主席杨应俊的谈话,他明确指出:母体虽然曾经同意高铭良继续留在董总,但是他必须以马六甲董联会的立场为依归。高铭良已经违反这个道德上的承诺,马六甲董联会不排除取消高氏代表甲州董聯會擔任董總常委及一切延伸职位的可能。

《东方日报》同时询问了高铭良,他这么答复:是以个人身份在董总发言,不是代表马六甲董联会讲话。又说他是凭九年来的表现而当选董总总务,不是马六甲董联会的关系。

针对他在董总的定位,他举林源瑞为例,质疑说林源瑞不当马六甲董联会主席那一年,也是继续担任董总副主席至任满为止。源瑞可以,为什么他不可以?

高铭良忘记或者有意忽略的是:林源瑞在董总的表现完全符合母体意愿和立场,马六甲董联会也没有公开表明“有意取消林源瑞的代表资格”。

高铭良如此自圆其说,令人想起他还是马六甲董联会主席的时候,发生的黄祖凌事件。

20079月,代表马六甲董联会出任甲华堂副主席的黄祖凌,在甲华堂的言行没有与母体一致而被马六甲董联会取消代表资格。

吊诡的是:黄祖凌当年的自我辩解,与高铭良现在所讲的丝毫不差。黄祖凌是这么说的:“我代表马六甲董联会在甲华堂服务已经十多年,我是凭个人表现坐上副主席这个位;我有本身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我现在是以个人会员身份留在甲华堂理事会。”

且看高铭良当时怎么大义凛然地指责黄祖凌:“既为委任代表,就必须在处理任何事务时遵循母体意愿,而非与母体的立场及意见有出入。”(2007.9.3.南洋商报马六甲版)

一年内发生的两起同性质事件,高铭良都是锋头人物,只是身份从原告变成被告;两人处境则有些微不同:甲华堂主席陈瑞燕当时全力挺黄祖凌,今天的董总主席叶新田则默不出声。拥有三个博士衔头的全国级领袖处理问题方式,毕竟与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地方性领袖有所不同。

马六甲地方很小,高铭良如果坚持他今天的立场和讲话是正确的,应该光明磊落承认一年前对黄祖凌的指责是“错误”的,并公开向黄祖凌道歉,否则两人碰面时,他会多么尴尬!

2008.10.17.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有钱人




有关钱的俚语,“金钱不是万能,没钱万万不能”最常被引用,几乎成了共识。

商业社会,没钱的确很难过日子。过去常说没钱不要出门,可是留在家里,也一样要钱:洗手、冲凉、如厕后抽水、开风扇、看电视、上网、打电话……无一不需要钱。

金钱作用太大了,人人努力挣钱,总想赚多多钱提升生活,让自己和家人过舒服日子。可是芸芸众生,绝大部分只能平淡过日;有钱人占少数,他们过着与寻常人不一样的生活。

很多人喜欢用“财大气粗”形容有钱人的作为。认识一位有钱的生意人,他的口头禅是:有钱,就要享受有钱的好处。

好处何在?他举例:现钱买现货,压价;赊账的,提早还钱,扣帐;供应商急钱用,只要肯多扣,好商量;与供应商谈条件,争取最大优惠;有钱,不愁没人给货……

推而广之,对员工也用钱讲话。嫌待遇不好,被亏待?大门开着,可以随时走,另请。一千请不到,千五;千五请不到,二千!有钱,哪会请不到人?

生意赚钱,是因为老板有钱,省银行利息,省购货成本,有钱买新机器等等,不是员工的功劳;看不顺眼、不乖乖听话的员工,炒之,反正有钱,赔得起……

这类心态的有钱人一旦混进华团或有幸成为“华教人士”,口气更大。他们总是认为有钱不愁没高位坐,因为华团要有钱人出钱,华教更需要钱。某有钱人曾经在独中董事室大声说:“要不是有钱人肯出大钱,华小独中早就办不下去了!”不可一世姿态,令人作呕。

“有钱”的定义因人生观、价值标准、生活取向而有很大差异。所谓“有钱”,就是一个人的期望值或者对生活的要求,相对于现状差的比例。人区别于动物,在于有思想、有个人喜好、有自己的追求,最主要是满足现状。钱多钱少不是关键,做自己喜爱的事,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可以让生活锦上添花,过得更有活力和动力。

钱是能够让我们衣食住行正常化,让我们幸福的东西;能够充分运用赚来的钱丰硕你的生活与乐趣,你就是快乐的有钱人。用钱压人,看不起“钱不如我”的人,整天想以钱来讨对方便宜,担心被骗,怕钱少去,有钱反而成了负担,平添恐惧,这样的有钱人,人生有何意义?

一句老话:你有钱关我何事?又不是靠你的钱过日子,也不必向你借钱,何必拿钱压人!

(200810.14.众议园)南洋商报)

有钱人


有关钱的俚语,“金钱不是万能,没钱万万不能”最常被引用,几乎成了共识。

商业社会,没钱的确很难过日子。过去常说没钱不要出门,可是留在家里,也一样要钱:洗手、冲凉、如厕后抽水、开风扇、看电视、上网、打电话……无一不需要钱。

金钱作用太大了,人人努力挣钱,总想赚多多钱提升生活,让自己和家人过舒服日子。可是芸芸众生,绝大部分只能平淡过日;有钱人占少数,他们过着与寻常人不一样的生活。

很多人喜欢用“财大气粗”形容有钱人的作为。认识一位有钱的生意人,他的口头禅是:有钱,就要享受有钱的好处。

好处何在?他举例:现钱买现货,压价;赊账的,提早还钱,扣帐;供应商急钱用,只要肯多扣,好商量;与供应商谈条件,争取最大优惠;有钱,不愁没人给货……

推而广之,对员工也用钱讲话。嫌待遇不好,被亏待?大门开着,可以随时走,另请。一千请不到,千五;千五请不到,二千!有钱,哪会请不到人?

生意赚钱,是因为老板有钱,省银行利息,省购货成本,有钱买新机器等等,不是员工的功劳;看不顺眼、不乖乖听话的员工,炒之,反正有钱,赔得起……

这类心态的有钱人一旦混进华团或有幸成为“华教人士”,口气更大。他们总是认为有钱不愁没高位坐,因为华团要有钱人出钱,华教更需要钱。某有钱人曾经在独中董事室大声说:“要不是有钱人肯出大钱,华小独中早就办不下去了!”不可一世姿态,令人作呕。

“有 钱”的定义因人生观、价值标准、生活取向而有很大差异。所谓“有钱”,就是一个人的期望值或者对生活的要求,相对于现状差的比例。人区别于动物,在于有思 想、有个人喜好、有自己的追求,最主要是满足现状。钱多钱少不是关键,做自己喜爱的事,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就可以让生活锦上添花,过得更有活力和动力。

钱是能够让我们衣食住行正常化,让我们幸福的东西;能够充分运用赚来的钱丰硕你的生活与乐趣,你就是快乐的有钱人。用钱压人,看不起“钱不如我”的人,整天想以钱来讨对方便宜,担心被骗,怕钱少去,有钱反而成了负担,平添恐惧,这样的有钱人,人生有何意义?

一句老话:你有钱关我何事?又不是靠你的钱过日子,也不必向你借钱,何必拿钱压人!

2008.10.14.南洋商报《众议园》))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老板心态




霹雳董联会和雪隆董联会大动作挺叶新田,让人很有“实力不小”之感。

叶新田当然无限感激两个大州董联会的鼎力支持;两支强心针打下去,叶新田如虎添翼,气势旺盛不在话下。几个所谓“前董事”发动的联署书,还有两位顾问级元老的呼吁,岂在眼中;“士可杀不可辱”,柯嘉逊去留,答案已现。

挺叶之士所持何物?“马来西亚兴汉社”社长岑启铭的话最有代表性。

他说:“叶新田博士是由各州董联会以民主方式选出来的,他就是华教的最高领导人,任何对华教最高领导人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视为对华社的破坏,甚至被视为是华社的公敌。”(2008.10.6.中国报A8版)

伟哉岑启铭,壮哉叶新田!怪不得那么多人向往“最高领导人”宝座,原来是不可挑战、不可非议、不可批评,不可……的,否则就是华社公敌!

这是哪一门逻辑?以民主方式选出来,就不准批判,一切要唯命是听,不得有异议吗?根据这个扭曲的“逻辑”,施明德发动反陈水扁贪腐的红衫军,就千不该万不该了,因为陈水扁也是依民主方式选出来的!以此类推,群众运动完全多余,还有那些假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的领导人,都是不能反的,要任由他们做到任满才来打算。

叶新田接见霹雳董联会代表时说的话,与岑启铭一样精彩。他说:“问题的关键是董教总要不要保持对新纪元学院的管理权和监督主权。”(2008.10.6.星洲日报全国版3)

两段讲话相互辉映,折射出“你民我主,不听话就下逐客令”的老板心态。

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尽管受到多人质疑)的叶新田,当然不会粗暴至此,于是提出“有意服务,可以应征”说,要当了八年院长的柯嘉逊从新申请,让“老板”考虑是否续聘。多么高明的一招!人性的尊严,院长的颜面,与老板权威一比,算什么!

将心比心,任满之后,叶新田若需重新审核资格或重新考核能力才可以竞选主席,当必拂袖而去,除非他不认为自己是“士”或负有不能明言的使命。

落力鼓吹“可以应征”说的得力助手身份其实很暧昧。他已不是所属州董联会主要领导人,他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新呈的代表名单中,目前只是根据董总“惯例”留任至期满。立场既然与所属州董联会相违,理应回避,居然大摇大摆当急先锋,堪称一绝。

叶新田和高铭良肯定历史留名,哪类英雄,历史自会评断。

(2008.10.10.《龙门阵》东方日报)

老板心态


霹雳董联会和雪隆董联会大动作挺叶新田,让人很有“实力不小”之感。

叶新田当然无限感激两个大州董联会的鼎力支持;两支强心针打下去,叶新田如虎添翼,气势旺盛不在话下。几个所谓“前董事”发动的联署书,还有两位顾问级元老的呼吁,岂在眼中;“士可杀不可辱”,柯嘉逊去留,答案已现。

挺叶之士所持何物?“马来西亚兴汉社”社长岑启铭的话最有代表性。

他说:“叶新田博士是由各州董联会以民主方式选出来的,他就是华教的最高领导人,任何对华教最高领导人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都被视为对华社的破坏,甚至被视为是华社的公敌。”(2008.10.6.中国报A8版)

伟哉岑启铭,壮哉叶新田!怪不得那么多人向往“最高领导人”宝座,原来是不可挑战、不可非议、不可批评,不可……的,否则就是华社公敌!

这 是哪一门逻辑?以民主方式选出来,就不准批判,一切要唯命是听,不得有异议吗?根据这个扭曲的“逻辑”,施明德发动反陈水扁贪腐的红衫军,就千不该万不该 了,因为陈水扁也是依民主方式选出来的!以此类推,群众运动完全多余,还有那些假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的领导人,都是不能反的,要任由他们做到任满才来打 算。

叶新田接见霹雳董联会代表时说的话,与岑启铭一样精彩。他说:“问题的关键是董教总要不要保持对新纪元学院的管理权和监督主权。”(2008.10.6.星洲日报全国版3

两段讲话相互辉映,折射出“你民我主,不听话就下逐客令”的老板心态。

拥有三个博士学位(尽管受到多人质疑)的叶新田,当然不会粗暴至此,于是提出“有意服务,可以应征”说,要当了八年院长的柯嘉逊从新申请,让“老板”考虑是否续聘。多么高明的一招!人性的尊严,院长的颜面,与老板权威一比,算什么!

将心比心,任满之后,叶新田若需重新审核资格或重新考核能力才可以竞选主席,当必拂袖而去,除非他不认为自己是“士”或负有不能明言的使命。

落力鼓吹“可以应征”说的得力助手身份其实很暧昧。他已不是所属州董联会主要领导人,他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新呈的代表名单中,目前只是根据董总“惯例”留任至期满。立场既然与所属州董联会相违,理应回避,居然大摇大摆当急先锋,堪称一绝。

叶新田和高铭良肯定历史留名,哪类英雄,历史自会评断。

2998.10.10.东方日报《龙门阵》)

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一场演讲


多年努力,马六甲和槟城终于因“深厚的历史沉淀”成功入遗。佳音传来,政府和人民同欢庆。只是事前宣传不足,知道的人不多,投入感不强。人民照常作息,入遗是什么,入遗之后该如何,民生有何影响,所知不多。

从真正意义来看,入遗只是一个开端,今后要做的事更多,责任更重。更加重要的,是如何确保三年后重估时,不会因管理不善而受警告或被除名。

文教团体和热心人士的努力配合下,马六甲举办了多场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由专家学者主讲。他们的学识根底和丰富的经验给听众带来无限享受,受益不浅。

日前有幸聆听来自台湾一个组织秘书长的讲演,她到过马六甲和槟城多次,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几度申遗,她都及时提出宝贵意见,贡献良多。

听过她多次讲演,资料丰富,每一次都有新内容,殊为难得,这一次也不例外。生动的语言加上图片,引人入胜,让我们深入了解今后任务所在,当政者该如何维护古迹,赋予古物新的活力,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

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学识渊博的主讲人,时刻不忘宣扬她的政治立场,极尽破坏中国之能事。从她不断赞美日本和强调台湾主体性,可以见出她立场所在。

入遗之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黄色警告的国家,何止中国?可是她渲染丽江三江并流受警告的事实,大谈中国造假事件,说奥运唱歌也要造假骗人,又谈到最近的三聚氰胺事件,诋毁中国。她也嘲笑中国样样争第一,却无能好好管理。

印 度的泰姬玛哈、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德国的德雷斯顿易北河谷、意大利的大卫像等等,都曾经收到黄色警告;悉尼奥运、雅典奥运表演也是事先录音,为何不提 这些,独钟情于中国的负面讯息?为什么要加入反华大合唱?难道她不是炎黄子孙,血管里流的血液与中华民族没有一点渊源?

台独没有市场已是不争事实。陈水扁掌政后期,曾经派人四出争取认同,却踫一鼻子灰;到大马时,连一个华团也不愿与他配合,悻悻然而归。如今政党轮替了,这些人还想借尸还魂,实在令人遗憾。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感激主办团体的贡献和传播文化的努力。我们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前来讲演,只是希望他们要先了解我们的民情,不要做出令我们遗憾的言行举止。

2008.10.6.南洋商报{众议园)